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蒜茎尖脱毒体系的建立与病毒电镜检测分析

作 者: 马雯
导 师: 李唯;李胜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发育生物学
关键词: 大蒜 茎尖培养 气生鳞茎 病毒 病原检测
分类号: S63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生产中主要靠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大蒜在长期无性繁殖过程中,易感染和积累多种病毒,且广泛传播,造成种性退化,品质与产量降低。应用大蒜茎尖分生组织并结合热处理是脱除大蒜病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脱除大多数病毒,大幅度提高大蒜的品质与产量。但大蒜茎尖培养难度较大,繁殖系数较低,病毒鉴定困难,脱毒良种生产成本较高,成为大蒜脱毒良种培育与生产应用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结合热处理的方法脱除大蒜病毒,建立大蒜茎尖脱毒培养体系,并以新鲜的或低温贮藏的蒜薹为外植体,研究了贮藏时间和植物生长激素对花苞培养诱导形成气生鳞茎的影响,以及气生鳞茎大小、处理温度和植物激素配比对气生鳞茎的萌发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检测大蒜脱病毒前后培养组织所含病毒情况。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利用成县迟蒜和鲁蒜王Ⅱ号两个不同品种的鳞茎经行热处理和茎尖脱毒研究,建立了大蒜茎尖脱毒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MS+0.1 mg/L NAA+0.5 mg/L6-BA的培养基上, 0.3mm左右的大蒜茎尖有较高的萌芽率和试管鳞茎形成率,生长势也较强,萌芽率和试管鳞茎形成率可达到97.4%和87.2%;经试验比较,在37℃下热处理30d后,大蒜茎尖有较高的鳞茎形成率。(2)大蒜花苞可用作离体条件下的外植体材料诱导形成气生鳞茎,但是受到贮藏时间的影响。未经贮藏的外植体在MS+NAA 0.15 mg/L+6-BA 0.3 mg/L培养基激素配比适宜,能诱导较多的气生鳞茎;经4℃低温贮藏60 d后,大蒜花苞在MS+NAA 0.1 mg/L+ABA 1.0 mg/L激素配比培养基上气生鳞茎诱导率可达95.0%。大蒜气生鳞茎萌发受到其个体大小的影响,较小的气生鳞茎能迅速且萌发率高,较大的气生鳞茎则萌发率低。气生鳞茎在MS+NAA 0.05 mg/L+6-BA 0.1 mg/L培养基激素配比较适宜,能诱导较多的气生鳞茎萌发。(3)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未进行茎尖培养前,成县迟蒜被马铃薯Y病毒属、青葱潜隐病毒属、大蒜潜隐病毒属、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的病毒侵染;鲁蒜王Ⅱ号被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属、一些长线病毒侵染;在经过茎尖脱病毒后,在两个品种中只检测到少量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和马铃薯Y病毒属。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大蒜茎尖培养配合热处理可对大蒜病毒进行有效脱除,脱毒率达到60%以上。

全文目录


摘要  4-6
Summary  6-8
缩略词表  8-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24
  1.1 大蒜脱毒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0-18
    1.1.1 植物脱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10-11
    1.1.2 大蒜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11-12
    1.1.3 大蒜脱毒培养技术  12-14
      1.1.3.1 茎尖培养脱毒  12-13
      1.1.3.2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13-14
    1.1.4 大蒜试管鳞茎的诱导  14-17
    1.1.5 大蒜花苞离体培养  17-18
  1.2 大蒜病毒病的研究概况  18-22
    1.2.1 大蒜病毒病的研究  18-21
      1.2.1.1 马铃薯Y 病毒属(Potyvirus)  19-20
      1.2.1.2 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  20
      1.2.1.3 青葱X 病毒属(Allexvirus)  20-21
    1.2.2 大蒜病毒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  21-22
      1.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  21
      1.2.2.2 电子显微镜负染色检测法  21
      1.2.2.3 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21-22
      1.2.2.4 电镜超薄切片检测法  22
  1.3 本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22-24
第二章 大蒜脱毒试管鳞茎形成的激素筛选研究  24-32
  2.1 前言  24
  2.2 材料和方法  24-25
    2.2.1 材料  24-25
    2.2.2 实验方法  25
      2.2.2.1 外植体预处理  25
      2.2.2.2 培养条件  25
    2.2.3 数据记录与处理  25
  2.3 结果与分析  25-30
    2.3.1 不同激素配比对茎尖形成试管鳞茎的影响  25-27
    2.3.2 不同热处理时间对茎尖形成试管鳞茎的影响  27-29
    2.3.3 不同品种接种茎尖大小对形成试管鳞茎的影响  29
    2.3.4 不同接种茎尖大小和热处理时间对形成试管鳞茎的影响  29-30
  2.4 讨论  30-32
第三章 贮藏时间和外源激素对试管气生鳞茎形成的影响  32-40
  3.1 前言  32
  3.2 材料和方法  32-34
    3.2.1 材料  32-33
    3.2.2 方法  33
      3.2.2.1 外植体处理及培养  33
      3.2.2.2 培养条件  33
      3.2.2.3 试管气生鳞茎生根及壮苗培养  33
    3.2.3 数据记录与处理  33-34
  3.3 结果与分析  34-38
    3.3.1 不同贮藏时间对气生鳞茎诱导的影响  34-35
    3.3.2 不同贮藏时间植物激素对气生鳞茎形成的影响  35-37
    3.3.3 不同激素配比以及气生鳞茎大小对气生鳞茎萌发的影响  37-38
      3.3.3.1 不同激素配比对萌发率的影响  37
      3.3.3.2 气生鳞茎大小对气生鳞茎萌发的影响  37-38
  3.4 讨论  38-40
第四章 成县迟蒜和鲁蒜王Ⅱ号大蒜病毒及脱毒后电镜检测  40-45
  4.1 前言  40
  4.2 材料与方法  40-41
    4.2.1 材料  40-41
    4.2.2 实验方法  41
      4.2.2.1 样品制备  41
      4.2.2.2 结果分析  41
  4.3 结果与分析  41-43
    4.3.1 大蒜病毒种类观察  41-43
      4.3.1.1 成县大蒜病毒种类观察  41-42
      4.3.1.2 鲁蒜王Ⅱ号大蒜病毒种类观察  42-43
    4.3.2 脱毒后大蒜叶片病毒电镜检测  43
  4.4 讨论  43-45
参考文献  45-51
致谢  51-52
作者简介  52-53
导师简介  53-55
图版  55-56

相似论文

  1. 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融合蛋白TB10.4-F1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研究,R725.6
  2. Let-7 microRNA在小鼠胎肺发育时期的表达检测及其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Q78
  3. FGF8在人和小鼠牙齿中亚型分析及其对牙齿发育的影响,Q954.48
  4.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vp7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VP5、VP7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S941.41
  5.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6.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7. HCV准种变异特性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初步研究,R392.1
  8.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9. 利用RNAi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及岷江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构建,S435.72
  10.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11. 利用GST-标签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HPV 58 E7蛋白,R392
  12.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13. 低毒力病毒CHV1-CN280对寄主毒性的影响及其p29基因在栗疫菌及稻瘟菌中的功能分析,S436.64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地方株分离鉴定及HN104株与HN09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S852.65
  15.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6.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17.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18. 利用慢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小鼠和牛胚胎的研究,S814.8
  19.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20. 免疫磁珠纯化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方法的建立,R373
  21. IBDV模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S852.6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葱蒜类 > 大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