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子生态学初步研究

作 者: 董亮
导 师: 谢冰;徐亚同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芦苇人工湿地 微生物 DNA提取 纯化 ERIC-PCR PCR-SSCP PCR-DGGE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781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工湿地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的反应和循环,这些反应是由湿地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参与完成的。微生物是人工湿地净化废水的主要作用者,它们把有机质作为营养源转化为组成物质和能量。本研究以上海梦清园内的芦苇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水力负荷60-70cm/d条件下,芦苇湿地对苏州河水氨氮、B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0%,50%和60%左右。为了揭示微生物在湿地污染物降解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是ERIC-PCRPCR-SSCPPCR-DGGE等研究了湿地底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并对其中的氨氧化细菌菌群进行了初探,结合水质变化指标,分析了芦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底泥DNA提取方法探索中,运用超声波、SDS、苯酚、蛋白酶K结合裂解细胞的方法,成功地将湿地底泥中的总DNA提取出来。并通过控制超声波的作用频率、时间,采用间歇式振打的方式,有效地减少DNA的破碎;大多数纯化DNA的方法都会造成纯化后DNA的严重损失,与其他方法相比,低熔点的琼脂糖方法纯化DNA的损失相对较小。 2、在用ERIC-PCR技术研究复合微生物制剂中微生物群落构成时,当扩增体系中模板DNA量在45-75ng获得了很好的扩增效果,条带清晰,且重现性好,说明菌剂十分稳定。由于环境中可培养的细菌是有限的,使得直接从菌剂中提取的DNA和纯培养后的菌剂DNA扩增图谱存在差异。 3、实验发现不同的凝胶组成、PCR产物的稀释倍数和上样量(所加PCR产物的体积)、电泳温度、电压等因素都会对SSCP电泳的结果产生影响。经过对各种凝胶和电泳条件的比较,得出了针对本实验样品的最佳优化条件:凝胶浓度10%,交联度49:1,5%的尿素,PCR产物稀释4倍,上样量为4μl,凝胶中不加甘油,电压为150V。 4、芦苇人工湿地中优势微生物主要是一些芽孢杆菌,这些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它们在污染物的处理过程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这些细菌的具体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5、PCR-SSCP和ERIC-PCR方法对芦苇人工湿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后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主要结果是(1)芦苇湿地微生物DNA多样性呈现季节性和地带性变化,在夏季温度高时最高,进水口附近的多样性高于出水口,实验围隔高于对照围隔;(2)芦苇湿地各采样点的相似性都很低,各样点微生物在不同采样季节有较大的不同,相比较春夏两季,秋冬季有较高的相似性,说明芦苇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在生长繁殖时期更容易受到外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概述  11-27
  第一节 前言  11-12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  12-24
  第三节 梦清园芦苇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和本文技术路线  24-27
第二章 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ERIC研究  27-45
  第一节 梦清园芦苇人工湿地水质和微生物变化  27-30
  第二节 底泥 DNA的提取和纯化  30-35
  第三节 芦苇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 ERIC-PCR的初步研究  35-44
  第四节 本章小节  44-45
第三章 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SSCP研究  45-59
第四章 芦苇湿地中氨氧化细菌的DGGE初步研究  59-63
第五章 论文总结  63-65
参考文献  65-72
致谢  72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3.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4.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5.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试剂盒的研制,S154.3
  6.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7.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R285.5
  8.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9.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10.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11. 沸石填料水洗法提纯沼气工艺实验研究,TQ221.11
  12.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3. 杨梅落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TQ914.1
  14. 大螟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发育特性及防治药剂研究,S435.112.1
  15. 低蛋白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饲养环境的影响,S828.5
  16. 冷却分割猪肉中腐败微生物分离鉴定与生长特性的研究,R446.5
  17. 高温蛋白酶Pgsey及解旋酶Htc16特征的初步研究,Q814
  18.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9.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20.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21.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