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名英语专业青年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叙事研究

作 者: 李尚凤
导 师: 陆巧玲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个人实践性知识 叙事研究 教学 教师专业化发展
分类号: G64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久以来,教师知识一直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过去研究者主要从标准化的理论知识方面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知识。至此,教师知识研究产生了从“应有”知识向“实有”知识的转变。教师实际具有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又是受到教师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有哪些启示和思考等问题成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关注问题。叙事研究由来已久,但20世纪80年代后它才被康奈利和克兰蒂宁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教师实践知识研究。对研究现场进行详细的叙事描述可以给读者呈现一个生动的现场,让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实践性知识根植于实践,体现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事件中。选择教师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并对它们进行详细地、客观地叙事描述,不仅可以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意义,即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成长史中分析出影响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因素,乃至总结出对其他教师有启示意义的建议。据此,本文选取一个青年英语教师李貌作为合作对象,通过近半年的资料收集,包括近三个月的听课,不定期的访谈和对话,用叙事的方式把经过选择的故事呈现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把故事背后隐藏的实践性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并结合李貌老师的成长史,探讨李貌老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李貌故事的解读,本文不仅建立了一种对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理解,而且建立了一种在李貌与读者,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无形的交流和共鸣。读者或引起对自身教学的思考或得到相关方面的启发,重新建立对自我实践性知识的认识和重视,最终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缘起的背景,论文的结构,并提出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这部分详细介绍教师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实践性知识的特征和实践性知识的构成,并概述国内外对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情况,奠定本研究的文献基础。第三章是研究设计。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合作者李貌老师及选择她的原因;其次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方法——叙事研究;最后对资料收集的工具及分析方式进行简要的陈述。第四章是本研究的一个重点章节。在这一章,李貌老师的故事分六个主题——课堂教学故事,师生故事,教学活动的自我探索,来自学生的声音,自我评估及过去的成长史,以叙事的方式详细呈现。第五章是本研究的另一个重点章,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李貌的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理解。通过第四章故事的呈现,本章对所有故事背后隐藏的李貌老师的实践性知识从六方面进行归纳: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生知识,自我知识及课程知识。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李貌老师注重大一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全面发展,尤其优先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加入适当的课文赏析如语言修辞的运用等。单词与课文理解应分开处理,在学生自学单词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先进行课文的理解,然后在语法讲解部分再详细学习部分重点词汇的用法。学科教法方面,英英翻译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方式,李貌还形成了自我的教学模式和写作模式。一般的教学法知识包括学生自愿主动回答问题;书本学习不是全部,要多方面学习;在一种和谐氛围中的学习。李貌老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关爱,鼓励与尊重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流,着眼于学生的需求。李貌老师的自我知识包括对自我身份的理解和对自我教学的评价。课程知识包括对综英课的理解及对教材的评价。第二部分是分析李貌老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李貌的老师的影响,李貌自我的反思性教学和李貌教师群体中的相互学习。第六章是结论。尽管本论文局限于一个老师,但研究反映了每个英语教师日常中都可能遇到的教学案例,对其他教师有启发和共鸣之力。因此本章首先讨论了本研究的启示。启示分两点:一是思考与行动并举;二是做一个创造和谐的老师。然后在做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就研究的信度和存在的一些缺陷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1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15
  1.1 Origin of the Study  11-13
    1.1.1 Micro-perspective  11
    1.1.2 Macro-perspective  11-13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14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14-15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5-23
  2.1 Teachers'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15-18
    2.1.1 Definition of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15-16
    2.1.2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16-17
    2.1.3 Components of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17-18
  2.2 Research on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t Home and Abroad  18-23
    2.2.1 Research on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broad  19-21
    2.2.2 Research on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in China  21-23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  23-30
  3.1 Research Description  23-27
    3.1.1 The Participant  23-25
    3.1.2 Research Method——Narrative Inquiry  25-27
  3.2 Data Collection  27-28
  3.3 Data Analysis  28-30
Chapter 4 Results of Narrative Inquiry  30-51
  4.1 Stori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30-38
    4.1.1 "I Am Just A Guide."  30-32
    4.1.2 A Special Communication  32-34
    4.1.3 Eyes on Now and the Future  34-35
    4.1.4 We Are in A Family  35-38
  4.2 Teacher and Students  38-40
    4.2.1 Love and Be Loved  38
    4.2.2 A Class Album  38-39
    4.2.3 The Invisible Wing  39-40
  4.3 Self-exploration in Teaching Activities  40-43
    4.3.1 Students' Dairy  40-42
    4.3.2 News Report  42-43
  4.4 Voice from Students  43-44
  4.5 Self-evaluation  44-45
  4.6 Past Learn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45-51
    4.6.1 Life at Student Age  45-47
    4.6.2 Teaching Exploration  47-49
    4.6.3 Two Influential Teachers  49-51
Chapter 5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51-62
  5.1 Understanding Li Mao'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51-59
    5.1.1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51-53
    5.1.2 Pedagogic Content Knowledge  53-55
    5.1.3 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55-56
    5.1.4 Knowledge of Students  56-57
    5.1.5 Knowledge of Self  57-58
    5.1.6 Curriculum Knowledge  58-59
  5.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Li Mao'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59-62
    5.2.1 Two Influential Teachers at Li Mao's Student Age  59-60
    5.2.2 Reflective Teaching Practice  60-61
    5.2.3 Learning Community Among Teachers  61-62
Chapter 6 Conclusion  62-66
  6.1 Implications  62-63
  6.2 Summary  63
  6.3 Discussion and Limitation  63-66
Bibliography  66-70
Appendices  70-76
  Appendix A Field Notes and Transcription of Class Observation (Sample)  70-71
  Appendix B Interview with Li Mao (Sample)  71-73
  Appendix C Conversation and Interview with Li Mao's Students (Sample)  73-75
  Appendix D Li Mao's Comments of Students' Dairy (Sample)  75-76
Abbreviations  76-77
Lists of Tables  77-78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78-79
Acknowledgements  79-80

相似论文

  1. 英语专业学生的模糊容忍度和阅读理解成绩的相关研究,H319
  2.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3.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4.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5.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6.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7.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育问题研究,G633.2
  8.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9. 高职院校教学效果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G712.4
  10.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11.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12.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3. 广州市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14.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15. 三位初中英语教师词汇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G633.41
  16. 过程写作法与中职英语写作教学,G633.41
  17. 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G623.31
  18.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19. 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有效实现,G424.21
  20.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技术课“领会教学式的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G841
  21. 广东2010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对农村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反拨效应,G634.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