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

作 者: 蔡永强
导 师: 崔希亮
学 校: 北京语言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汉语 方位词 隐喻 概念结构 投射 认知域 概念依赖与概念自主
分类号: H14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0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是人类认知客观外部世界的两种基本关系,语言中的诸多范畴都是在这两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时间关系相比,空间关系是更为基本的关系,一切时间关系都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语空间关系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方位词实现的,汉语方位词作为封闭的类,在认知上具有构造概念框架的功能。时间关系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谓词实现的,谓词在认知上具有提供句法槽的功能。汉语中的“上/下”在句法层面上表现为方位词和谓词两种词性的对立,而这种词性对立表面的背后是二者意义的密切关联性——“上/下”之方位意义、行为动作意义、趋向意义及其引申意义形成一个基于原型的家族相似性意义链。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点,通过概念隐喻的视角分析了方位词“上/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概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上/下”从概念依赖的构件发展为概念自主的构件的过程,从而在“上/下”句法语义对立的背后找到了基于概念结构的互通性与内部一致性。全文共分九章,每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说”。首先指出汉语方位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具有构造概念框架的认知功能,汉语方位词“上/下”是表达空间关系的基本手段。然后简要介绍了认知语义学对英语介词over、up/down、汉语介词“在”等的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取向。第二章“语义演变及其句法后果”。主要归纳了“上/下”作为方位词、谓词及谓词后附成分的意义及其句法功能,发现“上/下”诸意义形成一个基于原型的家族相似性意义链。第三章“概念结构及其隐喻形式”。主要分析了“上/下”作为方位词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概念结构,并分“上/下”前位与“上/下”后位两种情况讨论了多种概念结构的背景与物像(基底与侧面、地标与射体)的复杂性特征。不同的概念结构构件构成了基于方位词隐喻化功能的静态关系场景和动态关系场景。第四章“身体部位隐喻”。身体部位隐喻其实是其他隐喻的基础。本章作为第三章的延伸,主要分析了“头”、“脸”、“嘴”、“身体”、“手”、“脚”、“心”等身体部位的不同隐喻水平(或等级)的隐喻情况,不同身体部位的隐喻概念结构表现了背景与物像的复杂性特征。第五章“词汇化倾向”。作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延伸,重点分析了“X+上/下”格式的词汇化现象及其词汇化理据。不同词项的词汇化过程本质上是背景、物像与“上/下”的凝固化、“上/下”之方位意义不断减损的过程,同时不同词项的词汇化也表现了背景与物像的复杂性特征。第六章“认知域投射”。本章首先区分了基底与侧面、背景与物像、地标与射体三组概念,然后在隐喻化与概念结构层次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与条件(从源域到目标域)。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化路径,而目标域构件与源域构件之间的相似性则成为识解这种隐喻化路径的有效线索。第七章“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主要分析了方位词“上/下”前位之原始概念结构、隐喻概念结构和“上/下”后位之原始概念结构、隐喻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引申和隐喻。“X+上/下”格式的种种句法表现可以归纳为两种认知图式的对立,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的表现最终实现为系列论元的线性排列。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体现了认知世界的过滤器功能。第八章“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上/下”作为方位词和谓词都是概念依赖的构件,概念依赖和概念自主具有相对性。相对于方位词“上/下”的概念依赖,谓词“上/下”是另类概念依赖,而“上/下”置于其他谓词后作为后附成分时则成为概念自主的构件。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阐释了不同概念之间的依赖性关系,是“上/下”之句法语义对立在概念结构层面上表现出一致性的深层体现。第九章“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出十组对立的概念范畴,指出“上/下”造成的歧义现象和对称与不对称性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6
ABSTRACT  6-13
壹 概说  13-37
  1.1 认知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关系  13-16
  1.2 汉语方位词  16-23
  1.3 开放的类与封闭的类  23-25
  1.4 词项的多义性  25-30
  1.5 基于介词/方位词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30-34
  1.6 本文的目的、研究取向与语料说明  34-37
贰 语义演变及其句法后果  37-50
  2.1 “上/下”语义溯源──方位意义  37-38
  2.2 基于原始意义的意义引申  38-39
  2.3 基于原始方位意义的意义引申  39-41
  2.4 “上/下”语义溯源──行为动作意义  41-45
  2.5 “上/下”表示趋向意义  45-47
  2.6 句法特征  47-49
  2.7 小结  49-50
概念结构及其隐喻形式  50-83
  3.1 方位词与方位隐喻  50-53
    3.1.1 英语介词和汉语方位词  50-51
    3.1.2 汉语方位词的语义负担  51-53
  3.2 隐喻与隐喻化  53-55
    3.2.1 隐喻化  53-54
    3.2.2 认知域与关系场景  54-55
  3.3 基底与侧面  55-60
    3.3.1 基底与侧面的表现形式  56-58
    3.3.2 小结  58-60
  3.4 背景与物像  60-67
    3.4.1 两种关系场景  60-61
    3.4.2 背景与物像的表现形式  61-67
    3.4.3 小结  67
  3.5 地标与射体  67-82
    3.5.1 原始概念结构的地标与射体  67-69
    3.5.2 原始隐喻概念结构的地标与射体  69-71
    3.5.3 命题隐喻概念结构的地标与射体  71-76
    3.5.4 动态关系场景Ⅲ之概念结构的地标与射体  76-81
    3.5.5 小结  81-82
  3.6 小结:背景与物像的复杂性  82-83
肆 身体部位隐喻  83-101
  4.1 身体部位隐喻  83-84
  4.2 关于“头”的隐喻  84-86
  4.3 关于“脸”的隐喻  86-87
  4.4 关于“嘴”的隐喻  87-89
  4.5 关于“身(体)”的隐喻  89-91
  4.6 关于“手”的隐喻  91-96
  4.7 关于“脚”/“足”的隐喻  96-99
  4.8 关于“心”的隐喻  99-100
  4.9 关于其他身体部位的隐喻  100-101
伍 词汇化倾向  101-126
  5.1 词汇化的内涵与外延  101-102
  5.2 “身体部位+上/下”结构的词汇化  102-111
  5.3 其他结构的词汇化  111-124
  5.4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欠准确性  124-125
  5.5 小结  125-126
陆 认知域的投射  126-147
  6.1 三组概念  126-131
    6.1.1 基底与侧面的对立  126-127
    6.1.2 背景与物像的对立  127-128
    6.1.3 地标与射体的对立  128-131
  6.2 认知域的拓展与投射  131-147
    6.2.1 隐喻化与概念结构的层次性  131-132
    6.2.2 认知域的转移: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  132-146
    6.2.3 小结  146-147
柒 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  147-170
  7.1 概念元素与概念结构  147-153
    7.1.1 概念元素构成概念结构  147-150
    7.1.2 “上/下”前位之概念结构分析  150
    7.1.3 “上/下”后位之概念结构分析  150-152
    7.1.4 四种概念结构之关系  152-153
  7.2 概念框架: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  153-155
  7.3 从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意义的形式化操作与论元结构式  155-160
    7.3.1 观察窗口与无序扫描  155-156
    7.3.2 语义结构与论元结构式  156-157
    7.3.3 语义论元的背后  157-160
  7.4 两种意象图式的对立  160-162
  7.5 三个世界之间的互动  162-170
捌 从概念依赖到概念自主  170-194
  8.1 概念依赖与概念自主  170-173
  8.2 另类概念依赖  173-183
    8.2.1 谓词“上/下”是概念依赖的构件  173-174
    8.2.2 地标隐含造成的句法后果  174-176
    8.2.3 路径图式凸显侧面的差异  176-182
    8.2.4 意义引申的背后──认知解释  182-183
  8.3 概念自主的构件  183-192
    8.3.1 关于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的来源  183-189
    8.3.2 意义引申的背后──认知解释  189-192
  8.4 概念依赖与概念自主的相对性  192-193
  8.5 小结  193-194
玖 结语  194-198
  9.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94-195
  9.2 几组概念范畴的对立  195-196
  9.3 悬而未决的问题  196-198
参考文献  198-207
附录 1 Lakoff对英语介词over的图式分析  207-211
附录 2 Taylor对英语介词over的研究  211-212
附录 3 Lakoff&Johnson对英语UP/DOWN的隐喻意义研究  212-214
附录 4 Mamvu语的数字表示法  214-215
附录 5 13种可触知性相关参数及其梯度对应特征  215-217
附录 6 关于“上线”与“下线”的问卷调查  217-221
术语索引  221-225
后记  225-227

相似论文

  1. 基于停用词处理的汉语语音检索方法,TP391.1
  2.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3. 基于汉语听觉认知的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R318.0
  4.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5. 中学生汉英句法意识在汉英双语语篇阅读中的作用,G633.41
  6.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幼虫味觉感受和取食行为的可塑性研究,S435.622.3
  7.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8.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9.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G633.41
  10. Delicious中文标签与汉语主题词表的结合研究,G254.2
  11. 中学藏族教师汉语文PCK生成的个案研究,G633.3
  12. 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研究,H195
  13. 汉语框架自动识别中的歧义消解,TP391.1
  14.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H195
  15. 日本近代北京官话教本对《语言自迩集》继承与发展研究,H195
  16. 俄罗斯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H195
  17. 汉语中羡余类形式研究综述,H146
  18. 论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H195
  19.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H195
  20. 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文注释问题研究,H195.4
  21.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游戏设计,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