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株L-苏氨酸产生菌的鉴定、诱变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作 者: 刘柯柯
导 师: 韩向敏;张力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
关键词: L-苏氨酸 诱变育种 发酵 条件优化
分类号: TQ9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中的苏氨酸产生菌是从实验室保藏的L-苏氨酸产生菌WS4006分离得到,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L-苏氨酸产生菌的鉴定从实验室保留的苏氨酸产生菌WS4006的培养物中分离出一株L-苏氨酸的产生菌WS4006-7E,以《伯杰氏菌种鉴定手册》和《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为依据,采用传统的表型鉴定方法和现代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相结合,对该菌株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鉴定,最终鉴定出该菌为一种和嗜麦芽假单胞菌亲缘关系非常近的一种新菌。2. L-苏氨酸高产菌的选育以所分离得到的苏氨酸产生菌WS4006-7E为出发菌株,经过亚硝基胍、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的多重诱变,定向选育出一株产酸水平较高的L-苏氨酸产生菌WS4006-7E-NUT-21,在未经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可产L-苏氨酸5.679 g/L。3.研究了L-苏氨酸产生菌的摇瓶分批发酵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均匀设计等实验方法,应用SPSS16.0数据处理系统,对L-苏氨酸高产菌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组成以及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适的培养基组成以及摇瓶发酵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菌株WS4006-7E-NUT-21摇瓶分批发酵72h,产L-苏氨酸达9.878g/L。

全文目录


摘要  3-4
Summary  4-5
缩略词表  5-9
第一章 绪论  9-24
  1.1 L-苏氨酸的生产现状  9
  1.2 L-苏氨酸的制备方法  9-11
    1.2.1 微生物发酵法  10
    1.2.2 化学合成法  10
    1.2.3 蛋白质水解法  10-11
    1.2.4 酶转化法  11
  1.3 L-苏氨酸生产菌的选育  11-19
    1.3.1 L-苏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调节机制  11-13
    1.3.2 选育L-苏氨酸生产菌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13-17
    1.3.3 诱变剂的选择  17-18
    1.3.4 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的意义  18-19
  1.4 细菌菌种鉴定方法  19-23
    1.4.1 经典的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  19-20
    1.4.2 现代的分类鉴定方法  20-22
    1.4.3 16SrRNA/16SrDNA 序列分析技术  22
    1.4.4 分子生物学鉴定与传统菌种鉴定法相结合的意义  22-23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3-24
第二章 一株产L-苏氨酸菌的鉴定  24-37
  2.1 引言  24
  2.2 出发菌株  24
  2.3 实验内容与方法  24-28
    2.3.1 形态学特征观察  24-25
    2.3.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25-28
    2.3.3 WS4006-7E 的16SrDNA 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28
  2.4 结果及讨论  28-36
    2.4.1 形态学特征  28-29
    2.4.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29-32
    2.4.3 WS4006-7E 的16SrDNA 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32-36
  2.5 本章小结  36-37
第三章 L-苏氨酸产生菌的诱变选育  37-49
  3.1 引言  37
  3.2 实验材料  37-40
    3.2.1 出发菌株  37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7-38
    3.2.3 主要试剂  38-39
    3.2.4 培养基  39-40
    3.2.5 相关溶液  40
  3.3 实验方法  40-42
    3.3.1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40
    3.3.2 培养方法  40-41
    3.3.3 诱变方法  41-42
    3.3.4 筛选方法  42
    3.3.5 分析方法  42
  3.4 结果与讨论  42-47
    3.4.1L-苏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42-43
    3.4.2 菌体生长曲线的绘制  43-44
    3.4.3 诱变条件的选择  44-45
    3.4.4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选育  45-47
  3.5 本章小结  47-49
第四章 L-苏氨酸发酵条件的优化  49-63
  4.1 引言  49
  4.2 实验材料  49-50
    4.2.1 实验菌种  49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9
    4.2.3 主要试剂  49
    4.2.4 培养基(g/L)  49-50
  4.3 实验方法  50
    4.3.1 培养方法  50
    4.3.2 分析方法  50
  4.4 结果与讨论  50-61
    4.4.1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50-55
    4.4.2 发酵条件的优化  55-57
    4.4.3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57-61
  4.5 本章小结  61-6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3-65
  5.1 总结  63
  5.2 展望  63-65
参考文献  65-71
致谢  71-72
作者简介  72-73
导师简介  73-75

相似论文

  1.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2.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3.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4. 灰黄霉素产生菌FS80的诱变与选育研究,TQ927
  5. 粘质沙雷氏菌的原生质体诱变及几丁质酶的研究,TQ925
  6.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7.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8. 罗非鱼死鱼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TS254.4
  9.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10.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驯化及其在高硫煤生物脱硫中的应用,X701.3
  11.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12.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13.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S823.8
  14. 两株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S482
  15.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S816.53
  16. 槐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用于间型脉孢菌产纤维素酶的诱导研究,TQ925
  17. Aspergillus niger Z-25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Q78
  18.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19. 发酵—酶解耦联脱囊衣工艺研究,TS295.6
  20. 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工艺优化研究,S216.4
  21.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IAc重组蛋白及土曲霉PNR2发酵产物的杀虫活性研究,S476.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其他化学工业 > 发酵工业 > 发酵法制氨基酸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