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孕妇弓形虫感染检测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

作 者: 鲁陈
导 师: 毛慧玲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ELISA 弓形虫病 孕妇
分类号: R44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的人兽共患病,是由细胞内专性寄生性原虫——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该虫能寄生于包括人在内的100多种脊椎类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疾病和死亡。在人类,它的危害包括孕妇感染弓形虫后胚胎的先天性危害和后天性危害,可能造成胚胎的死亡、畸形和流产。因此,找到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为弓形虫的检测提供诊断价值,就显得至关重要。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一年半时间内赣州地区四家大型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地区人民医院、赣州市立医院、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所有首次进行弓形虫检测的800例孕妇血液,用ELISA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两种方法进行检测,通过比较性研究了解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孕妇弓形虫感染检测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结果:ELISA法: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的有13例;弓形虫IgG抗体为阳性的有5例;弓形虫IgM抗体和IgG抗体均为阳性的有30例;弓形虫IgM抗体和IgG抗体均为阴性的有752例;阳性率为5.38%(43/80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45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有755例,阳性率为5.63%(45/800)。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检出率)做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为标准,ELISA法的灵敏度为95.56%(43/4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特异性及灵敏性方面都要优于ELISA法,操作也更为简便;但在试验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注意避免造成假阳性的各种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文献综述 弓形虫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上的主要检测方法  8-25
  1.1 弓形虫的发病机制  8-11
    1.1.1 弓形虫的生活史  8-9
    1.1.2 弓形虫致病的相关抗原  9-10
    1.1.3 弓形虫病的临床类型  10-11
  1.2 临床上弓形虫的主要检测方法  11-20
    1.2.1 病原检查  11
    1.2.2 免疫诊断  11-13
    1.2.3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法  13-20
  1.3 ELISA法在检测弓形虫抗体中的应用  20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弓形虫检测中的应用  20-22
  参考文献  22-25
第2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孕妇弓形虫感染的检测分析  25-44
  2.1 引言  25-29
    2.1.1 临床上检测弓形虫的常用方法  25-26
    2.1.2 ELISA法对于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26-28
    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于弓形虫DNA的检测  28
    2.1.4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8-29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9-32
    2.2.1 实验材料  29-30
    2.2.2 实验方法  30-32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38
    2.3.1 结果判定的依据  32
    2.3.2 实验结果的分析  32-38
      1. ELISA法对孕妇弓形虫感染的检测分析  32-33
      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孕妇弓形虫感染的检测分析  33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弓形虫DNA检测的图例解析  33-37
      4. 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孕妇弓形虫感染检测的比较  37-38
  2.4 讨论  38-42
    2.4.1 ELISA法检测弓形虫抗体的优点及局限性  38-39
    2.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孕妇弓形虫感染检测中的优势及前景  39-42
  参考文献  42-44
第3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孕妇弓形虫检测阳性标本的追踪分析  44-50
  3.1 引言  44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4-45
    3.2.1 实验材料  44-45
    3.2.2 实验方法  45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47
    3.3.1 结果判定的依据  45-46
    3.3.2 实验结果的分析  46-47
      1. 45例孕妇弓形虫感染的确诊  46
      2. 23例阳性标本的治疗效果追踪与监测  46-47
  3.4 讨论  47-49
  参考文献  49-50
第4章 小结  50-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草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的研究,S646.13
  2.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3. 企鹅珍珠贝Cd-M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初步研制,X835
  4.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5.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6.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7. 免疫磁珠纯化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方法的建立,R373
  8.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9. IBDV模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S852.65
  10. 犬细小病毒2型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65
  11. 丙草胺和乙草胺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4
  12. 大白菜霜霉菌诱导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341
  13. 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482.2
  14.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5. 氯噻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3
  16. 萝卜镉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S631.1
  17.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18. 华东地区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8.32
  19. 猪流感病毒NS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NS、NP蛋白细胞定位研究,S858.28
  20.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LTR体外启动活性分析,S858.31
  21.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A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5.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诊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