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云南花灯的价值重估与可行性发展分析

作 者: 刘振罡
导 师: 潘红
学 校: 云南艺术学院
专 业: 艺术学
关键词: 云南花灯 黄梅戏 二人转 重估 发展
分类号: J8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地方戏曲艺术是诸多地方艺术形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以其独特的唱词、曲风和内容,反映着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起源大多来自田间地头,受众性广泛,“草根”意味较多。所以,地方戏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态,在对于某种文化形态选择的单一性以及政治、文化熏陶等等的客观条件下,对各个地区所产生的不同的审美作用,使得地方戏曲艺术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性文化符号。而地方戏曲艺术,其作品内容大抵分为几个方面:中国传统典范、奇人异事或者是表现日常生活的内容。从最传统的戏曲艺术来说(70年代到80年代),基本所有戏曲的唱词,曲风,内容无外乎以上几个方面,只是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云南花灯是云南的一朵美丽的‘山茶花’”。这是周总理曾经对云南花灯的评价,“哎,山茶那个花来山茶花,十呀个大姐采山茶,花篮那个歇在山坡上,唱呀个山歌转回家,小呀哥,我说给你,唱呀个山歌转回家...”,《十大姐》的旋律曾经一次次在观众耳边响起,朴素、单纯、健康、明朗、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的艺术特色,让全国人民喜欢上了它。在2005年6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云南玉溪花灯戏被收录于传统戏剧类栏目当中,一举成为云南的骄傲。现在,不仅专业团体,就连乡间地头、公园里到处都有民间组织的唱花灯的人们的影子。在这里的乡下,人们干完活后回到家里,洗一把脸就到篝火晚会那里唱花灯,花灯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花灯演员也以能歌善舞见长。这样的优势,使得它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中,成为在云南非常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云南花灯不仅有实力,而且根基就是来自最原始、朴实的老百姓,在云南甚至全中国也曾经是遍地开花的。但是时代在发展,曾经辉煌的云南花灯也跟其它许多地方戏剧一样经历着同样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演进,经历了发展过程中的坎坎坷坷,云南花灯与诸多戏曲艺术步入新时代。新时代的考验,让云南花灯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形式极其严峻。云南歌舞在全国已经盛行,《云南印象》等大歌舞集一经推出,全中国都把目光转向了云南这块多民族的,有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底蕴的土地上,但是,很多人都遗忘了并不古老曾经经典的云南花灯。时代的转变,使得很多地方艺术必须要重新思考,找寻新的出路。各类艺术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的影响。曾经辉煌的主客观条件,如今是否还存在?造成如今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一种本身发展的偶然。在不同时代,它们是否能够准确找到其定位。如果只是依靠本身艺术形式,完成一种由简单艺术形态到商业化运作的过程,是不会走向成功的。这个过程也并非只有感动才能完成。积极的心态,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分析同样重要。笔者经过对云南专业花灯剧团和民间传统花灯的实地调研,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认为云南花灯在当今时代的寂寞甚至衰落,不是一种必然,而是客观条件下的使然。纵观国内同类戏曲艺术的兴衰,发现戏曲发展中有一些深层的东西,对云南花灯来说,无论是社会本身还是云南花灯本身,它的发展都很值得让人期待。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对云南花灯的价值做重新估价,认真挖掘它潜在的价值,在与同类戏曲的比较中学习到经验与教训,我们就可能看到云南花灯未来发展的希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花灯艺术的区域特色  10-14
  第一节 花部诸腔戏  10-12
  第二节 云南花灯的区域特色  12-14
第二章 云南花灯的价值重估  14-28
  第一节 云南花灯与时代特征的关联  14-18
    (一) 20 世纪50 年代至80 年代政治理念与文化背景对云南花灯的影响  15-18
    (二) 20 世纪90 年代政治理念与文化背景对云南花灯的作用  18
  第二节 云南花灯遭遇尴尬的成因  18-22
    (一) 客观的审美成因  19
    (二) 主观的内在责任  19-22
  第三节 寻找云南花灯的内在价值  22-28
    (一) 充满魅力的表演形式  22-23
    (二) 具备深远的价值导向  23-25
    (三) 云南花灯的发展是客观条件的偶然  25-28
第三章 云南花灯与地方戏曲的比较  28-38
  第一节 云南花灯与黄梅戏的异同  28-32
    (一) 黄梅戏的发展历程  28-29
    (二) 与时俱进的黄梅戏  29-30
    (三) 云南花灯可借鉴的优势  30-32
  第二节 云南花灯与东北二人转的异同  32-36
    (一) 客观条件的制约  32-33
    (二) 东北二人转相对红火的主客观条件  33
    (三) 东北二人转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33-34
    (四) 云南花灯与东北二人转的交叉与借鉴  34-36
  第三节 云南花灯的关键—艺术作品  36-38
第四章 云南花灯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8-47
  第一节 戏曲发展过程中的雅俗与创意的找寻  38-41
    (一) 戏曲理论的形成  38-39
    (二) 雅俗共赏的界限  39-40
    (三) 文化创意的找寻  40-41
  第二节 审美与实践的寻找  41-45
    (一) 审美角度的期待  41-42
    (二) 嫁接地域性强势文化的可能  42
    (三) 与实践相对接的价值体现  42-45
  第三节 戏曲艺术在艺术发展论中的共性与个性  45-47
参考文献  47-49
后记  49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3.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4.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5.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6.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7.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8.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9.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0.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11.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2.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3.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14.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15.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16.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TU244.2
  17.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8.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19.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20.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大学体育方向的发展研究,G807.4
  21.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中国戏剧艺术 > 地方剧艺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