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
作 者: 王守雷
导 师: 吴满昌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实践 展望 应对
分类号: X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步入20世纪以来,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与适应、减缓气候变化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经过数载多轮的气候谈判,“清洁发展机制”应运而生。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项下规定的三个灵活减排机制之一,旨在帮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Ⅰ所列的发达国家,通过在非附件Ⅰ所列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来获得实施该项目所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以此履行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标的同时促进项目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在质疑声中艰难前行的清洁发展机制,在给各参与国带来利好因素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而我国作为积极参与国之一当然也不可避免。此外,迟迟未能尘埃落定的后京都谈判也为清洁发展机制的未来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引言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部分是对本文的进一步总结概括。正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清洁发展机制的概述,主要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背景、内涵和清洁发展机制的理论基础,其中主要包括博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在我国的实践,简单阐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我国开展的现状,并具体分析了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印度关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针对我国的不足,指出与清洁发展机制有着颇深渊源的印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介绍了完善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具体建议和措施。第五部分是对清洁发展机制的展望和我国应对策略的介绍。首先对当前的气候谈判形势作了简要介绍。紧接着通过对欧盟、美国以及中国有关清洁发展机制的直接或间接措施的分析,对后京都时代的清洁发展机制作可能的展望。通过前文的积淀,对我国的应对策略进行思考。
|
全文目录
摘要 3-4Abstract 4-8引言 8-13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8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11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1-13一、清洁发展机制概述 13-25 (一) 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背景 13-16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3-14 2. 《京都议定书》 14-15 3. 清洁发展机制的提出 15-16 (二) 清洁发展机制的内涵 16-18 1. 清洁发展机制的概念 16 2. 清洁发展机制的特征 16-17 3. 京都三机制的相互关系 17-18 (三) 清洁发展机制的理论基础 18-25 1. 博弈理论 18-21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2 3. 环境资源产权理论 22-24 4. 小结 24-25二、清洁发展机制在我国的实践 25-43 (一)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现状 25-27 1. 我国对CDM项目的政策支持 25-26 2. 我国CDM项目的发展现状 26-27 (二)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7-41 1. 方法学研究匮乏 27-28 2. 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推动效果欠佳 28-32 3. 地域分布和项目构成不合理 32-34 4. "审批难"现象一直存在 34-39 5. 与CDM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健全 39-41 (三) 小结 41-43三、印度关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 43-49 (一) 印度关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 43-46 1. 印度与清洁发展机制的渊源 43-44 2. 印度关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 44-46 (二) 印度关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46-49四、完善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思考 49-57 (一) 加大方法学研究投入比例、积极改变方法学研究现状 49-50 (二) 积极推动技术转让而非过多注重资金转让 50-52 (三) 优化区域分布和项目结构 52-53 (四) 全方位改进、减少审批难现象 53-55 (五) 积极完善与CDM相关的法律规范 55-57五、清洁发展机制的展望及我国的应对 57-65 (一) 当前国际气候谈判形势简介 57 (二) 后京都时代CDM的前景展望 57-60 (三) 关于我国应对策略的思考 60-64 1. 国际方面 60-63 2. 国内方面 63-64 (四) 小结 64-65结语 65-67致谢 67-68参考文献 68-73附录一:与CDM相关的专业用语 73-74附录二:UNFCCC历届会议进展情况 74-76附录三: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76
|
相似论文
-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 关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哲学思考,D261
- 小学数学估算教与学实践研究,G623.5
-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研究,G633.91
- 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教学研究,G633.3
-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 铁炭芬顿—生物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X784
- 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B844.2
-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 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297
-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G622.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与清洁生产(无污染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