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

作 者: 唐洁
导 师: 李敏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发展观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发展是人类不断繁衍、不断进化的内在趋势,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发展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自我创造性活动,必须以一定的发展观为理论支撑。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总结发展经验教训及社会发展规律,而形成的各种发展观,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程度,也受制于哲学思维方式的状况,有什么样的哲学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与之相适应。人类总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人自身的智能革命,也可以说是人类“思维的解放”或思维创新。发展理论的创新就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而发展观的演变是在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后才得以实现的,其变革也是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在发展观上的体现。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变革是推动发展观演变的哲学依据,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实质就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革或者说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必将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建国六十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坚持重点发展,继而关注人和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蕴含着深刻地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了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从简单性思维向复杂系统思维、从保守思维向创新思维、从对立思维向和谐思维、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思维方式的深层变革,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反思前提,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转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主题,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标选择,将和谐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论文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发展观进行梳理,从哲学的维度反思探求发展观演变过程中哲学思维方式的变化与提升,反思思维方式变革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发展和丰富的作用,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ABSTRACT  5-9第一章 引言  9-12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9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9-10  1.3 研究方法、写作难点和创新点  10-12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0-11    1.3.2 论文的写作难点  11    1.3.3 论文的创新点  11-12第二章 发展观思维方式  12-16  2.1 关于发展观的界定  12-13  2.2 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其特点  13-15  2.3 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的关系  15-16第三章 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演变  16-27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观  16-18  3.2 列宁、斯大林关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18-20    3.2.1 列宁社会主义发展观  19    3.2.2 斯大林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19-20  3.3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20-27    3.3.1 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20-21    3.3.2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  21-27第四章 发展观的演变蕴含着思维方式的深层变革  27-38  4.1 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  27-29    4.1.1 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  27-28    4.1.2 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  28-29  4.2 从简单性思维向复杂系统思维的转变  29-31    4.2.1 简单性思维与复杂系统思维  29-30    4.2.2 从简单性思维向复杂系统思维的转变  30-31  4.3 从保守思维向创新思维的转变  31-33    4.3.1 保守思维与创新思维  31    4.3.2 保守思维向创新思维的转变  31-33  4.4 从对立思维向和谐思维的转变  33-35    4.4.1 对立思维与和谐思维  33-34    4.4.2 从对立思维向和谐思维的转变  34-35  4.5 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  35-38    4.5.1 物本思维与人本思维  35-36    4.5.2 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  36-38第五章 思维方式变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重要价值  38-49  5.1 思维方式变革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反思前提  38-40    5.1.1 思维方式变革奠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8-39    5.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反思前提  39-40  5.2 思维方式变革重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40-42    5.2.1 思维方式变革重塑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40-41    5.2.2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41-42  5.3 思维方式变革转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主题  42-44    5.3.1 思维方式变革确立了以建设与发展为途径的实践主题  43    5.3.2 建设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主题  43-44  5.4 思维方式变革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  44-46    5.4.1 思维方式变革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45    5.4.2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  45-46  5.5 思维方式变革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标选择  46-49    5.5.1 思维方式变革明确了和谐发展的目标  46-47    5.5.2 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标选择  47-49结论  49-50致谢  50-51参考文献  51-53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3

相似论文

  1.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3.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5.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6. 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61
  7.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8.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利益整合,D61
  9.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0.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11. 藏汉思维方式与翻译研究,H214
  12. 论中学历史教育的“生活世界”趋向,G633.51
  1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统筹解决我国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D616
  14.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会公平,D616
  15. 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研究,G641
  16. “90后”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7.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811
  18. 石家庄市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F205
  19.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法治研究,D922.68
  20. 中西思维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H315.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