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09例子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研究

作 者: 王景
导 师: 程建新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子宫颈腺癌 临床 预后 单因素分析 COX回归分析
分类号: R737.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子宫颈癌是除乳腺癌外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病理学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腺癌达10%~34%,近年发病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2]。子宫颈腺癌(cervical adenocarcinoma,AC)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又因其生长位置隐蔽,常规宫颈癌筛查困难,容易造成漏诊。子宫颈腺癌病理类型众多,部分病理类型如透明细胞癌、腺鳞癌等局部浸润性强,易发生远处转移,复发率高。目前,治疗方式为手术和放化疗。子宫颈腺癌发病年轻化趋势使得手术是否保留卵巢功能争议颇多,且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治疗效果亦争议较大。因此,本研究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于2005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9例子宫颈腺癌病例进行回顾与随访,分析其临床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于2005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颈腺癌109例,查阅病历并随访调查。本资料发病年龄19岁~70岁,中位年龄47岁。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FIGO)的临床分期标准分期,Ⅰ期76例,Ⅱ期29例,Ⅲ期3例,Ⅳ期1例。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对数等级检验方法,对于无进展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作为差别显著性判断标准。结果:1年龄本组109例患者,年龄≤40岁患者25例(22.9%),>40岁84例(77.1%),其中>40岁且≤50岁患者46例(42.2%),>50岁且≤60岁患者35例(32.1%),>60岁患者3例(2.6%),结果显示>40岁且≤50岁患者发病率高。2绝经状态本组资料未绝经患者79例(72.5%),绝经30例(27.5%),结果显示子宫颈腺癌在未绝经女性中发病率高。所有患者中,早期病例未绝经68例(62.4%),绝经23例(21.1%);晚期病例未绝经11例(10.1%),绝经7例(6.4%)。临床早晚期患者的绝经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史109例患者中,分娩次数≤2次75例,占68.8%,分娩次数>2次34例,占31.2%。所有患者中,早期病例分娩次数≤2次68例,占62.4%,分娩次数>2次23例,占21.1%;晚期病例分娩次数≤2次7例,占6.4%,分娩次数>2次11例,占10.1%。临床早晚期患者的分娩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87,P<0.05)。4临床表现子宫颈腺癌早期常无特异性表现,本组109例中,异常阴道出血98例,占89.9%,阴道排液43例,占39.4%,显示异常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为主要症状。5术前诊断本组109例患者,106例宫颈活检确诊,3例因活检提示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累及腺体行宫颈锥切术确诊。查阅到27例患者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HPV阳性患者21例,感染率为77.8%。查阅到18例患者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hinprepcytologic test,TCT)资料,有7例患者被误诊为良性病变,其中ⅠA期患者2例,ⅠB期患者5例,漏诊率为38.9%。6生存率6.1本组病例总的一年生存率98.2%(107/109),三年生存率约78.4%(69/88),五年生存率76.4%(26/34)。6.2比较早晚期的术后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子宫颈腺癌的术后生存与临床分期有关。6.3比较年龄≤40岁患者与>40岁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子宫颈腺癌的术后生存与年龄有关。6.4比较分娩次数≤2次患者与分娩次数>2次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子宫颈腺癌术后生存与分娩次数有关。6.5109例患者中,比较未绝经患者与绝经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6本组资料中,高分化子宫颈腺癌92例,中分化6例,低分化11例,比较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7109例临床资料中,子宫颈非腺鳞癌患者103例,腺鳞癌患者6例,比较两组的术后生存率,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本组病例中,肿块直径≤4cm患者与肿块直径>4cm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子宫颈腺癌的术后生存与肿块直径大小有关。6.9109例患者中肌层浸润深度≤1/2患者与>1/2患者比较,两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子宫颈腺癌患者术后生存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6.10本研究109例患者中,手术切缘阳性3例,手术切缘阴性106例,比较两者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1本组病例中,有脉管瘤栓患者12例,无脉管瘤栓患者97例,比较两者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本组109例手术患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01例,未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8例,对两者的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3比较保留卵巢与未保留卵巢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早期患者保留卵巢与未保留卵巢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6.14109例临床手术患者,腹腔镜手术方式11例,开腹手术98例,比较两者的手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5比较单纯手术患者与手术+术后辅助治疗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有高危因素患者中,单纯手术与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在有高危因素患者中,治疗方式与术后生存相关。6.16比较101例淋巴结清扫术者中,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生存有关。7术后无病生存率7.1比较早晚期的术后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术后肿瘤复发与临床期别相关。7.2比较高中低分化患者术后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3109例临床资料中,子宫颈非腺鳞癌患者103例,腺鳞癌患者6例,比较两组的术后DFS,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4本组病例中,肿块直径≤4cm患者61例,肿块直径>4cm患者48例,比较两者的术后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肿块直径大小于子宫颈腺癌肿瘤复发有关。7.5109例患者中肌层浸润深度≤1/2患者62例,>1/2患者47例,比较两者术后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显示肌层浸润深度与宫颈腺癌术后肿瘤复发有关。7.6本组病例中,有脉管瘤栓患者12例,无脉管瘤栓患者97例,比较两者的术后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7本组资料中,保留卵巢患者24例,未保留卵巢患者85例,对两者的术后DFS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患者保留卵巢24例,未保留卵巢患者67例,比较早期患者保留卵巢与未保留卵巢两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7.8109例临床手术患者,腹腔镜手术方式11例,开腹手术98例,比较两者的手术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9有高危因素患者93例,其中9例单纯手术,84例患者行手术+术后辅助治疗,比较两者术后DFS无统计学意义(P>0.05)。7.10109例患者中,行淋巴结清扫术者101例,其中25例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76例提示淋巴结未转移,比较两者术后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有关。8多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对年龄、临床分期、分娩次数、肿块直径、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对术后生存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肿块直径是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肿块直径>4m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低。应用COX回归模型对临床分期、肿块直径、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对术后无病生存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保留肿块直径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肿块直径>4m患者的术后肿瘤复发风险较肿块直径≤4cm患者高。结论:1本组病例中>40岁且≤50岁患者占42.2%,提示>40岁且≤50岁患者宫颈腺癌发病率较高。2本组病例子宫颈腺癌未绝经患者占72.5%;异常阴道出血占89.9%,阴道排液占39.4%;单纯腺癌发病率为54.1%;表明子宫颈腺癌多发生于未绝经女性,阴道异常出血和阴道排液为最常见的症状,单纯腺癌这一病理类型的发病率高。3对于ⅠA2期、ⅠB期、ⅡA期无高危因素并强烈要求保留卵巢功能的年轻患者,可考虑保留卵巢,但应充分告知卵巢转移的风险。4对有高危因素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提高生存率,但对术后DFS无改善。5肿块直径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及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肿块直径>4cm,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越短。对于此类患者应予以重视。

全文目录


摘要  4-9
ABSTRACT  9-15
英文缩写  15-16
前言  16
材料与方法  16-18
结果  18-24
附图  24-30
附表  30-35
讨论  35-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4
综述 子宫颈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研究进展  44-52
  参考文献  48-52
致谢  52-53
个人简历  53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3.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4.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5.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6.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7.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R683
  8.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9. 周耀庭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R249.2
  10.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R249.2
  11. 温振英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小儿腹泻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12.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13. 危北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胃肠复元法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治疗作用的探讨,R249.2
  14.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15. 张炳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地龟汤类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研究,R249.2
  16. CoQ10对禽痛风蛋鸡肾脏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S858.31
  17.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R249
  18.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19.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心脏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R259
  20. 新疆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运行现况调查,R471
  21. 尺神经松解前后肌电生理变化的意义,R68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女性生殖器肿瘤 > 子宫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