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周耀庭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安俊英
导 师: 周耀庭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周耀庭教授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过敏性紫癜 周耀庭 经验方
分类号: R2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继承、挖掘与传播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加快中医事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笔者重点对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对周耀庭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进行临床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周耀庭教授学术渊源概述。博采众长,师古不泥:学习近代医家祁振华治疗咽炎、周慕新治疗咳喘、杨艺农治疗腹泻治病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形成自己的用药风格和习惯;周耀庭教授在理论上通晓中医经典著作及历代相关温病内容著作,最主要的是温病,并选择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作为重点研究、熟读的两部著作,同时还参考其他有关的著作;擅用温病理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发热,也擅长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相关疾病,中医四诊在儿科疾病中突出望诊;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不墨守成规,在继承的同时,有发展和创新。教学临床,互相促进:周耀庭教授当时为学生讲授温病学和儿科学,在研究温病学和儿科的同时密切结合临床,使得温病学的相关理论很好的运用于临床内科和儿科,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又不断钻研,形成了自己的治病风格。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突出辨表证、里证、兼夹证的重要性,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和长期发热,周老师认为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均需遵循,湿阻膜原发热重视滋阴药的辨证使用,周老临证治疗斑疹过程中,依据临证心得提出斑的概念有两个,对临床斑疹的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尤其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有个人的独特体会,认为其具有“斑”和“疹”的双重特点,因此要斑疹同治,重在治斑,针对过敏性紫癜要清热解毒凉血为主,散风利湿活血为辅。二、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学术思想:擅用温病学理论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他认为临床辨证必须将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密切结合,才能全面了解病情,而且温病辨证大法用于温病,也可用于杂病,如在黄疸、斑疹、痞证结胸与腹胀、神昏谵语、发痉等病证的辨证中经常使用。经验总结:周耀庭教授治疗的病种多样,选取其临床常见病种,如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发热、内科斑疹、营养性贫血、真红细胞增多症、胃脘痛、腹泻、痢疾、更年期综合征、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病、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疾病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其中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发热、内科斑疹作为重点,系统进行整理、归纳,以便更好地学习老师的辨治思路和临证经验。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部分。本方案采用了前瞻、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者共7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使用过敏性紫癜方、对照组使用犀角地黄汤,疗程各为12周,疗程结束后各观察1月是否复发。课题采用频数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证候积分法评价患者疾病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情况,研究结论如下:1、易感和慢性咽炎单因素占总病例数的47.14%,接近一半;两种诱因以上的共19人,其中有易感和过敏体质的人最多共10人,占14.29%。可以看出易感和慢性咽炎是诱发过敏性紫癜发生的主要诱因,而过敏体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临床观察中发现,容易感染和咽炎不但是引起过敏性紫癜的诱因,而且也是紫癜加重或病情反复的主要因素,过敏体质也是如此,在临床上要积极预防过敏,针对中医病因治疗,调整体质、有效地控制感染和治疗咽炎是预防发病、防止病情反复和提高疗效的关键。2、通过周耀庭教授经验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治疗组(过敏性紫癜方)和对照组(犀角地黄汤),二组治疗后证候积分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于减轻、消除证候(中医症状、体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6%,两组疗效经X2检验,P<0.01,说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60.0%对照组的治愈率17.1%,两组疗效经X2检验,P<0.005,说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从临床特征看,属于阳斑无疑。但是不同于一般单纯由血分热毒所致的阳斑。周耀庭教授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单纯使用犀角地黄汤、化斑汤治疗效果不佳。周耀庭教授经验方在前人“犀角地黄汤”方的基础上加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力,再配以散风利湿之品。通过临床研究,也证明单纯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效果欠佳,与老师的临床实践认识相符。患者病程长短与临床疗效无关、患者病情轻重与疗效无关,说明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无论患者病情轻重如何,病程怎样,病人预后良好。3、1月后随访复发情况,两组复发情况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治疗组为5.7%,对照组为28.6%,治疗组复发情况少,优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方对于控制此病复发方面效果显著。说明过敏性紫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远期效果方面,优于犀角地黄汤。临床研究表明,周耀庭教授经验方对于过敏性紫癜有明显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与对照组相比收效显著,大大提高了该病的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几率,因此,本经验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推广。祖国医学典籍中并无“过敏性紫癜”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特征有与本病相类似的疾病记载,如“紫癜风”、“葡萄疫”、“斑疹”等论述。多数与感染有关,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较重者累及上肢及躯干。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高出皮面,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紫癜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病程中可有关节痛、腹痛、血尿、蛋白尿,进而出现紫癜性肾炎。目前在治疗上,西医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一般用抗过敏药,从苯海拉明到息斯敏基本无效,甚至激素与其他免疫抑制剂效果亦很不理想。除了过敏以外,还有许多尚未知道的致病因素,因而更增加了此病的复杂性,因此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家对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证候分型总是围绕着风、湿、毒、热、瘀、虚这些病因进行。辨证分型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分型大致有以下几种:风热伤络型、热盛迫血型、湿热内阻型、阴虚火旺型、气不摄血型、瘀血阻滞型、气阴两虚型、肝肾两虚型等,从临床来看,在这些分型中,热盛迫血者占相当大的比例。本研究通过总结周耀庭教授采用散风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之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临床症状积分分析研究,进一步讨论过敏性紫癜方治疗本病的内在规律。本方案采用了前瞻、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者共7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使用过敏性紫癜方、对照组使用犀角地黄汤,疗程各为12周,疗程结束后各观察1月是否复发。课题运用证候积分法评价患者疾病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情况,研究结论如下:1、易感和慢性咽炎单因素占总病例数的47.14%,接近一半;两种诱因以上的共19人,其中有易感和过敏体质的人最多共10人,占14.29%。可以看出易感和慢性咽炎是诱发过敏性紫癜发生的主要诱因,而过敏体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临床观察中发现,容易感染和咽炎不但是引起过敏性紫癜的诱因,而且也是紫癜加重或病情反复的主要因素,过敏体质也是如此,在临床上要积极预防过敏,针对中医病因治疗,调整体质、有效地控制感染和治疗咽炎是预防发病、防止病情反复和提高疗效的关键。2、通过周耀庭教授经验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治疗组(过敏性紫癜方)和对照组(犀角地黄汤),二组治疗后证候积分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于减轻、消除证候(中医症状、体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6%,两组疗效经X2检验,P<0.01,说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60.0%对照组的治愈率17.1%,两组疗效经X2检验,P<0.005,说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从临床特征看,属于阳斑无疑。但是不同于一般单纯由血分热毒所致的阳斑。周耀庭教授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单纯使用犀角地黄汤、化斑汤治疗效果不佳。周耀庭教授经验方在前人“犀角地黄汤”方的基础上加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力,再配以散风利湿之品。通过临床研究,也证明单纯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效果欠佳,与老师的临床实践认识相符。患者病程长短与临床疗效无关、患者病情轻重与疗效无关,说明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无论患者病情轻重如何,病程怎样,病人预后良好。3、1月后随访复发情况,两组复发情况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治疗组为5.7%,对照组为28.6%,治疗组复发情况少,优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方对于控制此病复发方面效果显著。说明过敏性紫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远期效果方面,优于犀角地黄汤。临床研究表明,周耀庭教授经验方对于过敏性紫癜有明显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与对照组相比收效显著,大大提高了该病的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几率,因此,本经验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推广。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ABSTRACT  8-11第一部分 周耀庭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11-23  1 周耀庭教授成名之路简介  11-12  2 燕京中医名家对老师的影响  12-13    2.1 治咽炎不忘祁振华  12    2.2 治咳喘学习周慕新  12-13    2.3 治腹泻师从杨艺农  13  3 中医经典古籍渊薮  13-20    3.1 擅用新感温病理论  13-16    3.2 伏邪温病博采众长  16-17    3.3 斑疹辨治得益明清  17-19    3.4 儿科疾病突出望诊  19-20  4 现在各流派和各医家的观点  20-22    4.1 过敏性紫癜  20    4.2 湿阻膜原发热  20-22  参考文献  22-23第二部分 周耀庭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  23-42  1 周耀庭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23-24    1.1 温病辨证大法活用临床  23-24  2 周耀庭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24-42    2.1 老师所从事的专业内病种总结  25-39    2.2 老师所从事的专业外病种总结  39-42第三部分 周耀庭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42-73  中文摘要  42-44  ABSTRACT  44-46  文献综述  46-54    参考文献  51-54  前言  54-55  临床资料  55-56  诊疗标准  56-59    1 诊断标准  56    2 纳入病例标准  56-57    3 排除病例标准  57    4 疗效评价标准  57-58    5 安全性指标评价标准  58-59  研究方法  59-61    1 设计方法  59    2 对照方案  59    3 观察指标  59-60    4 统计分析方法  60-61  结果  61-65    1 纳入脱落情况及原因  61    2 基线比较结果  61-62    3 疗效评价结果  62-64    4 安全性评价结果  64-65  结论  65-66  讨论  66-72  参考文献  72-73附录  73-76致谢  76-77个人简历  77

相似论文

  1. 紫癜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热伤络型的临床观察,R259
  2.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3.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4.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5.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6.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R249.2
  7. 温振英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小儿腹泻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8.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9. 危北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胃肠复元法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治疗作用的探讨,R249.2
  10.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11.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R249.2
  12. 张炳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地龟汤类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研究,R249.2
  13. 柯微君辨治血液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ITP用药规律研究,R249
  14. 何干之学术思想研究,D092
  15.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R249
  16.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17.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粉刺理法方药的研究,R249.2
  18. 益气化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临床疗效观察,R277.5
  19.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临床验证分析,R272
  20. 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特点分析,R27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