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吴苏
导 师: 苏群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农村 新型 二元Logit模型
分类号: F84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从1986年起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1998年以后,由于各类原因,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养老保险工作基本陷入了停顿。而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时期,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重新建立起一种合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为此,从2003起全国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图通过新型的制度模式,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该制度实施后,“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缴费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目前该制度还处在试点和推广阶段,实际参加的农民人数仍然有限。而农民作为新农保的参与主体,他们对这一制度的态度如何,关系到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及农民的保障。尽管已有的各类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进行了分析,但所关注的主要是制度因素,或农民家庭个人等特征的影响,而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全面地将制度特征与农民个人家庭等特征综合考虑的研究较少。因此,从养老保障制度及被保障主体——农民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诸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是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较早的地区,其中苏南地区从2003年起即开始探索新农保工作,目前该些地区的新农保制度已基本成熟,且参保比例也达到一定规模。而省内的一些中等发达地区于2007年起也逐步开始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目前这些地区的新农保处于发展和推广阶段。因此对第二批推动新农保的地区进行调查,从保障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农民选择养老保险的各类因素,可以为下一阶段该制度的有效推行,及其他地区新农保工作的开展提供些帮助。此外,调查地区新农保的参保状况处于不同水平,分别代表着参保比例较高、参保比例中等、参保比例较低的地区,通过研究江苏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情况,以此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论文在了解江苏养老保险制度背景的基础上,实地调查了南京浦口、南通海安、泰州三个地区的新农保现状,并对此进行了统计描述。发现各地新农保制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而就调查样本的参保现状来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比例近五成。此外,结果表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从事纯农业生产的中年人口构成了农村应保人员的主体。为了考察影响农村居民选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因素,论文选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特征对农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浦口地区的居民更倾向于参加新农保。个人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特征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总而言之,与年轻者相比,年龄越大的农村居民,越倾向于选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参加新农保;文化程度越高、自我保障意识越强的人员,参加新农保的可能性也更大。人均收入、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对人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选择也有显著影响,人均收入越高、土地面积越多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参加新农保。此外,家庭大额支出是制约农民选择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条件。最后,根据以上的结论,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图表目录  6-7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导论  11-15
  1.1 问题的提出  11-12
  1.2 研究目标与基本假设  12
    1.2.1 研究目标  12
    1.2.2 基本假设  12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4
    1.3.1 研究方法  12-13
    1.3.2 技术路线  13-14
  1.4 论文结构  14
  1.5 创新与不足  14-15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23
  2.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  15-16
  2.2 养老保险制度影响研究  16-17
    2.2.1 影响养老保险因素研究  16-17
    2.2.2 养老保险的影响研究  17
  2.3 模式选择研究  17-20
  2.4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研究  20-21
    2.4.1 必要性研究  20
    2.4.2 新农保建立条件研究  20-21
  2.5 参保意愿研究  21
  2.6 简要评论  21-23
第三章 江苏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  23-27
  3.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  23-24
  3.2 江苏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24-26
  3.3 小结  26-27
第四章 调查概况及农民参加保险的基本特征  27-43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27-28
  4.2 调查概况  28
  4.3 调查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模式  28-32
    4.3.1 实施时间及参保人数  28-29
    4.3.2 参保条件  29
    4.3.3 缴费年限  29-30
    4.3.4 缴费基数及比例  30-31
    4.3.5 特殊人群补贴  31
    4.3.6 基金管理  31-32
  4.4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32-34
    4.4.1 个人特征  32-33
    4.4.2 务农情况  33-34
    4.4.3 土地规模  34
  4.5 农民养老观念介绍  34-35
  4.6 农村居民的参保现状  35-37
  4.7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与参保的关系  37-41
    4.7.1 年龄与参保  37-38
    4.7.2 教育与参保  38-39
    4.7.3 人均土地面积与参保  39-40
    4.7.4 人均收入与参保  40
    4.7.5 务农情况与参保  40-41
  4.8 小结  41-43
第五章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43-49
  5.1 模型选择  43
  5.2 变量选择的依据  43-44
    5.2.1 农民个人特征  43-44
    5.2.2 家庭特征  44
    5.2.3 生产特征  44
    5.2.4 地区特征  44
  5.3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44-45
  5.4 回归结果及分析  45-46
  5.5 影响农民参保的其他因素  46-48
  5.6 小结  48-49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49-53
  6.1 主要结论  49-50
  6.2 政策建议  50-53
参考文献  53-57
附录  57-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2.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3.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4.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5.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6.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7.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8.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9.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10.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问题研究,G635.1
  11.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2.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3.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4.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15.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16. 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G633.41
  17.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18.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19.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TU244.2
  20. 村民自治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442.6
  21.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保险 > 中国保险业 > 各种类型保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