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

作 者: 高敏
导 师: 胡宜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家庭 家庭功能
分类号: C91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虽然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理论研究著作颇丰,但一般都集中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研究领域,很少有人系统地总结他们的家庭思想。而在仅有的相关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是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思想放在相互独立的社会形态中或者从相对片面的角度去考察,没有将他们的家庭思想放入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系统地考察。其实,如果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综合起来看,他们对家庭的研究其实是服从于他们整体的理论框架。从家庭发展的终极目标看来,他们认为家庭是为了实现整个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存在的,而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家庭则会显示出不同的功能。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在整理和阅读大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原著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他们的家庭思想。在第一部分,本研究将从家庭功能这一静态视角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思想,并将他们关于家庭功能的思想概括为家庭的经济功能、家庭的政治功能、家庭的情感功能、家庭的生育功能;在第二部分,本研究将从家庭演变这一动态的视角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思想,这一部分在概括了家庭演变总动力的基础上,将家庭放入到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去考察,分析在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推动家庭的发展主要动力和功能。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系统地总结,希望能够获得对家庭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在第三部分,本研究在整理了大量学者关于中国当代家庭实证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家庭发展两大特点即“经济功能依然是家庭的重要功能”和“人的自由和解放成为当代家庭的新兴目标”,这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家庭的思想依然可以诠释和预示当代家庭的发展,他们的理论虽然时隔百年,但依然拥有鲜活的生命力。然而,任何的理论都是在与实践的对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所以在第三部分的写作中,本研究在用他们的理论解释与预测家庭发展的同时,还会用当代家庭的实践来补充他们理论的不足之处。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引言  7-11
  1.1 写作的缘起  7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的研究述评  7-9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角度  9-11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功能的思想  11-21
  2.1 家庭的经济功能  12-14
    2.1.1 家庭的经济功能释义  12
    2.1.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家庭经济功能  12-14
  2.2 家庭的政治功能  14-16
    2.2.1 家庭的政治功能释义  14-15
    2.2.2 马克思恩格斯论家庭政治功能  15-16
  2.3 家庭的情感功能  16-19
    2.3.1 家庭的情感功能释义  16-17
    2.3.2 马克思恩格斯论家庭的情感功能  17-19
  2.4 家庭的生育功能  19-21
    2.4.1 家庭的生育功能释义  19
    2.4.2 马克思恩格斯论家庭的生育功能  19-21
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演变的思想  21-31
  3.1 家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总因素  21-24
    3.1.1 自然的因素  21-22
    3.1.2 经济的因素  22-23
    3.1.3 人的因素  23-24
  3.2 三种社会形态下的家庭产生、发展与消亡  24-31
    3.2.1 人对人的依赖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的产生与发展  24-26
    3.2.2 人对物的依赖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的产生与发展  26-29
    3.2.3 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共产主义家庭的产生与发展  29-31
4.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的当代诠释  31-41
  4.1 经济功能依然是家庭的重要功能  31-34
    4.1.1 当代家庭是一个生产单位  31-32
    4.1.2 当代家庭是一个消费单位  32-33
    4.1.3 当代家庭是一个投资单位  33-34
  4.2 人的自由和解放成为当代家庭的新兴目标  34-41
    4.2.1 在家庭的组建上,更注重年轻人的个人意志  34-37
    4.2.2 在家庭互动关系中,女性的自主意识日渐增强  37-39
    4.2.3 在离婚问题上更注重个人情感因素  39-41
结语  41-42
致谢  42-43
参考文献  43-46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46

相似论文

  1.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2.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3. 家庭清扫机器人路径覆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42
  4.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5.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6.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7. 大学生疏离感现狀调查及与家庭功能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B844.2
  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9.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1. 谁来荣耀生活,G40
  12.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14.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15.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16.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7.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26
  18.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体育课堂中的攻击行为的影响,G623.8
  19. 城市化进程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636
  20.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A811
  21. 两性经济行为与婚姻家庭制度的关系研究,C913.14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恋爱、家庭、婚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