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言语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论述

作 者: 揭良玉
导 师: 曹军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语文教学
关键词: 言语 言语交往教育 训练 心智技能 原型定向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分类号: G6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现在语文教学淡化训练、习题泛滥的现象,提出了语文教学中言语技能训练的重要性问题。语文教育是汉母语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立足的是言语形式,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技能性,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只能抓住以发展学生言语交往能力为根本,建构起科学的言语技能训练体系,才能最终规范地促进学生言浯能力的发展。 言语能力的实质是个体的言语经验,是言语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网络化。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就应理直气壮地把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言语能力的结构要素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技能,则言语技能训练就不能淡化。训练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操作,使学生的活动方式规范化。传统语文教学中训练是被异化了的。 作者认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可“习得”也可“学得”,而学校语文教育在于以“学得”规律促进“习得”。言语心智技能是客观存在的。言语心智技能的获得需通过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进行科学的真正意义上的言语技能训练。

全文目录


第一章 语文教学的形势背景分析  5-6
第二章 为什么要重视言语技能的训练  6-21
  2.1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言语交际教育,语文教育的目标就是培训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6-13
    2.1.1 什么是语文  6-9
    2.1.2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言语形式  9-11
    2.1.3 语文课的性质是以工具技能性为本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11-13
  2.2 从言语能力的形成规律看,训练在能力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13-16
    2.2.1 言语能力的实质  13-15
    2.2.2 言语能力的结构要素  15-16
  2.3 传统语文教学训练的异化分析  16-21
    2.3.1 训练的涵义  17-18
    2.3.2 传统语文教学中训练的误区分析  18-21
第三章 语文能力如何形成,如何进行言语技能的训练  21-35
  3.1 言语能力固然可以习得,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要学得  21-24
    3.1.1 生活世界的语文,科学世界的语文  21-22
    3.1.2 能力与技能  22-23
    3.1.3 技能与知识  23-24
  3.2 如何组织言语技能的训练  24-35
    3.2.1 言语技能包括言语操作技能和言语心智技能,言语心智技能是客观存在的  24-27
    3.2.2 言语心智技能的训练是重点  27-28
    3.2.3 如何组织心智技能的训练  28-32
    3.2.4 言语技能训练教案设计  32-35
第四章 结论  35-36
参考文献  36-38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统计机器翻译中结构转换技术的研究,TP391.2
  3.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4. 小学美术教学中联想思维的转化训练,G623.75
  5. 言语生命表现论视野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G633.3
  6.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验研究,G633.96
  7. 论语文教师教学表达力,G633.3
  8. CBA篮球队赛前期训练计划移动距离的调查研究,G841
  9.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10. 中专生阅读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G633.41
  11. 学习策略训练对初中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G633.41
  12. 毽球运动训练模式的研究,G849.9
  13.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必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状及对策研究,G831.3-4
  14. 陕西省女子足球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43
  15. 部队人员网上训练与考核系统的开发,TP311.52
  16. 陕西省优秀青少年竞走运动员技术动作和训练现状的调查分析,G821
  17.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训练规划与康复效果评估,R49
  18. 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问题探究,G623.2
  19. 核心力量训练对少年儿童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G852
  20.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认知听力策略培训模式研究,G633.41
  21. 珠心算训练对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B84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