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班腿蝗科部分种的线粒体COI与COII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

作 者: 杨亮
导 师: 郑哲民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线粒体DNA COI基因 COII基因 分子进化 系统发育 直翅目 斑腿蝗科
分类号: S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蝗虫是农牧林业的主要害虫,有些种类可以造成严重危害,不断进行蝗虫基础理论研究,其中包括蝗虫系统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已迈入分子系统学水平。斑腿蝗科是蝗总科中最大的一个科,目前我国斑腿蝗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选用更多的分子标记去探讨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COⅠ,COⅡ)已成为当前动物分子系统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子标记,特别是在昆虫中。此次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斑腿蝗科3亚科9属14种的COⅡ基因684bp全序列,3亚科8个届11种的COⅠ基因633bp片段(COⅠ全序列约1.5kb)以锥头蝗科的负蝗作为外群,使用ClustalX1.83进行序列比对,MEGA4.0进行序列组成分析,并对数据集的系统发育信号进行评估,在PAUP~*4.0b10(PPC)中采用NJ法、MP法、ML法以及在MrbayesV3.1.2中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BI)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得到如下结果:1.14种斑腿蝗科昆虫的COⅡ基因序列片段组成表现明显的A+T含量偏向性(70.4%),尤其是在密码子第三位高达87.7%。转换和颠换比(TS/TV)与遗传距离具有依赖性。氨基酸序列由20种氨基酸组成,Ile、Leu、Ser、Thr、Asp使用较频繁。COⅠ基因序列片断组成的A+T含量65.4%,第三位密码子也高达87.0%。2.对COⅠ基因633bp和COⅡ基因684bp序列片段构成的全数据组和根据密码子不同位点划分的密码子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点数据组的系统发育信号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替换饱和分析、树长分布分析和PTP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数据组都具有一定的系统发育信息。3.采用NJ、MP、ML和BI法分别构建了斑腿蝗科15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树,结果发现四种方法得到的系统树存在一定差异,这说明这两种数据组在解决这15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上提供的信息有限,还不能彻底的解决系统发育关系。4.应用COⅡ基因对斑腿蝗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该基因在解决斑腿蝗科14种亚科以下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时是一个有效的分子标记,但在解决亚科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对斑腿蝗科14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全序列的测定并对其分子进化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分子方面的证据,有助于完善我国斑腿蝗科昆虫的系统学研究。5.应用COⅠ基因的部分片断对11种昆虫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各属间的关系,亚科间的关系仍然很不明确,且不同建树方法的结果没有相互支持和验证。分支情况比较混乱,导致这种情况可能性的原因是:1)COⅠ条形码本身较短数据特征反映不全面,2)进行分析的种类较少,不能真正反映各属的特征。该基因对属内形成稳定的分支具有很好的支持,所以在解决属内系统发育问题是有效的分子标记,该基因适宜用宋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6.3亚科之间及5属间存在以下关系:(1)切翅蝗亚科不是单系群;(2)黑背蝗亚科与斑腿蝗亚科较切翅蝗亚科亲缘关系近;(3)凸额蝗与斑腿蝗聚到一起,二者具有较近的关系;(4)突额胸斑蝗的系统树树型分类和前人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5)罕蝗属与胸斑蝗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一部分 前言  11-23
  1 斑腿蝗科研究现状  11-15
    1.1 斑腿蝗科概况  11
    1.2 斑腿蝗科形态特征  11-12
    1.3 斑腿蝗科的起源及分类系统  12
    1.4 我国斑腿蝗科的研究现状  12-15
    1.5 斑腿蝗科的化石资料  15
  2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与COⅠ、COⅡ基因  15-18
    2.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  15-16
    2.2 线粒体COⅠ、COⅡ基因  16-18
  3 昆虫分子系统学  18-21
    3.1 分子系统学定义  18
    3.2 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18-19
    3.3 系统树构建方法  19-21
    3.4 系统树构建方法的评价  21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23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31
  1 实验材料  23-25
    1.1 实验所用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鉴定  23
    1.2 实验仪器、试剂  23-25
  2 实验方法  25-27
    2.1 DNA的提取和检测  25-26
    2.2 PCR扩增和检测  26-27
    2.3 扩增结果的纯化  27
    2.4 测序  27
  3 序列编辑  27-31
    3.1 序列校正  27
    3.2 序列比对  27
    3.3 序列组成分析  27-28
    3.4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28
    3.5 构建系统树  28-31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31-67
  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PCR扩增及测序  31
    1.1 基因组总DNA提取  31
    1.2 PCR扩增结果  31
    1.3 测序  31
  2 COⅠ序列编辑和分析  31-40
    2.1 COⅠ序列组成分析  32
    2.2 COⅠ碱基替换颠换分析  32-33
    2.3 COⅠ密码子的使用和氨基酸的组成  33
    2.4 COⅠ未矫正的遗传距离和碱基替换、颠换、R值分析  33
    2.5 COⅠ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33-36
    2.6 COⅠ P距离与R的关系  36-37
    2.7 COⅠ数据组碱基组成偏向性的x2(Chi-square)检验  37
    2.8 COⅠ随机树长分布分析(g1 test)与PTP检验  37-40
  3 COⅡ基因序列编辑和分析  40-49
    3.1 COⅡ序列组成分析  40
    3.2 COⅡ碱基替换颠换分析  40
    3.3 COⅡ密码子的使用和氨基酸的组成  40-41
    3.4 COⅡ未矫正的遗传距离和碱基替换、颠换、R值  41
    3.5 COⅡ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41
    3.6 COⅡ P距离与R的关系  41-48
    3.7 COⅠ数据组碱基组成偏向性的x2(Chi-square)检验  48
    3.8 COⅡ随机树长分布(g1 test)与PTP检验  48-49
  4 COⅠ & COⅡ联合数据分析  49-55
    4.1 COⅠ & COⅡ序列组成分析  50
    4.2 COⅠ&COⅡ碱基替换颠换分析  50
    4.3 p距离,TS,Tv,R值分析  50-51
    4.4 斑腿蝗科10种昆虫COⅠ&COⅡ基因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51-53
    4.5 斑腿蝗科11种昆虫COⅠ基因P距离和R的关系分析  53-54
    4.6 斑腿蝗科三个亚科的COⅠ&COⅡ个数据组碱基组成偏向性的x2(Chi-square)检验  54
    4.7 三个亚科COⅠ&COⅡ随机树长分布分析及PTP检验  54-55
  5 斑腿蝗科的系统发育分析  55-67
    5.1 贝叶斯法建树(BI)  55-57
    5.2 距离法建树(NJ)  57-58
    5.3 简约法建树(MP)  58-61
      5.3.1 对三个数据集进行MP法建树的结果统计  60-61
    5.4 极似然法建树(ML)  61-64
    5.5 对三个数据组的四种建树方法评价  64-65
    5.6 三个数据组的四种建树法50%合一树  65-67
第四部分 讨论  67-73
  1 目标序列的获得  67
  2 COⅠ、COⅡ基因的分子进化特征  67-69
    2.1 基因序列组成特征  67-68
    2.2 不同密码子碱基组成特征  68-69
    2.3 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69
  3 碱基组成偏向性检验  69
  4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评估分析  69-70
  5 系统树构建结果分析  70-72
    5.1 简约法建树分析  70
    5.2 距离法建树分析  70-71
    5.3 极似然法建树分析  71
    5.4 贝叶斯推论法建树分析  71
    5.5 不同方法构建的系统树的比较  71-72
  6 斑腿蝗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的讨论  72
  7 COⅠ、COⅡ基因在斑腿蝗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有效性  72-73
第五部分 NCBⅠ数据和本实验COⅡ序列联合分析  73-77
  1 贝叶斯法建树(BI)  75-76
  2 极似然法建树(ML)  76-77
第六部分 结论  77-79
参考文献  79-86
致谢  86-87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87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3.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4.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5.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6. B型和Q型烟粉虱河南种群的遗传背景分析及取食行为比较,S433
  7.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8.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9.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10.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11. 青砖茶中的真菌及其散囊菌黄色素的研究,TS272
  12. 我国部分家鸭品种的DNA条形码初步分析,S834
  13. 暗紫红毛菜分子系统学研究,Q941
  14. 五倍子蚜DNA序列分子系统发育关系,S899.4
  15. 基于基因序列的红索藻目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研究,Q941
  16. 我国鳑鮍亚科鱼类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S917.4
  17. 营养组合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线粒体损伤恢复作用的研究,R556.5
  18. 东亚和北美五倍子蚜(半翅目:瘿绵蚜科)数值分类研究,S899.4
  19. 家蚕TIME-EA4进化及昼夜节律生物钟基因的克隆、进化和反馈环路研究,Q78
  20. 对于系统发育谱法聚类算法的改进,TP311.13
  21. 家蚕追寄蝇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种系进化研究,S884.6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