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的比较

作 者: 张小雪
导 师: 马英杰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海域使用论证制度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P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都是我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实行的制度。在现实中,这两种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但是它们对于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可偏废其一。本文采用分析、对比和例证的方法,分析了两个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了改进和更好发挥两个制度作用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其相同点,首先从两种制度的历史渊源讲起,发现了两种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种制度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和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原则的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都将客观性、公开性、综合性、公正性作为其工作原则;都采用了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都有相关资质管理的规定;在工作程序和法律责任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第二章为其不同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而海域使用论证制度为我国首创,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两者出现的时间早晚不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为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立法或践行的具有普遍性的制度,而海域使用论证是完全中国化的,仅在中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在于预防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的目的则是实现合理用海、防止海洋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相比使用范围更广泛一些。此外,两种制度中公众参与原则、适用范围、工作程序、管理权、工作依据和与“三同时”制度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点,文章对这些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并展开了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采取引用国外法律规定和有关案例的方法,对美国、韩国、加拿大的相关制度进行了说明,同时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海域使用论证制度进行对比,对我国相关制度建设提供了参考;为了使论述更加形象和丰富,文章采用例证方法引入了一定数量的案例新闻。通过前两章的比较论述,发现了现行两种制度特别是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的缺陷所在。现行的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的配套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还不够健全,还存在一些“不规范”和“不完善”之处,无论是内容还是程序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三章为两种制度在施行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第四部分得出了结论,要通过在海域使用论证中引入“不可行性论证”和“替代方案”、提高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效率、完善海域使用论证的工作程序以及加强公众参与尤其是加强海洋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完善海域使用论证制度;对于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工作程序和内容的相通之处,建立海洋环境档案制度、联合管理、联合办公,进行用海项目听证会,成立用海项目专家库等,为两者搭建工作平台积极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为实现环境保护,以及科学管海用海,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创造制度保障。只有发展好、维护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前言  10-11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相同点之比较  11-22
  第一节 两者所体现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相同之处  12-16
  第二节 两者工作原则相同之处  16
  第三节 两者管理模式相同之处  16
  第四节 两者资质管理相同之处  16-20
  第五节 两者工作程序相同之处  20-21
  第六节 两者就法律责任的规定相同之处  21-22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不同点之比较  22-36
  第一节 两者在世界上的普遍性不同之处  22-24
  第二节 两者的法源不同之处  24-25
  第三节 两者就公众参与规定不同之处  25-30
  第四节 两者实施目的不同之处  30
  第五节 两者适用范围不同之处  30-31
  第六节 两者工作程序不同之处  31-32
  第七节 两者管理权不同之处  32
  第八节 两者工作依据不同之处  32-35
  第九节 两者与“三同时”制度的关系不同  35-36
第三章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36-37
  第一节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只是“可行性报告”  36
  第二节 海域使用论证的工作程序不够完善  36-37
  第三节 公众参与海域使用论证的缺失  37
第四章 对策与出路  37-52
  第一节 相关方案的引入  37-48
  第二节 建立海洋环境档案制度  48-49
  第三节 联合评论、联合行政,提高工作效能  49-51
  第四节 涉海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与海域使用论证听证会一并举行  51
  第五节 成立用海项目评估专家库  51-52
第五章 小结  52-53
参考文献  53-57
致谢  57-58
个人简历  58
发表的学术论文  58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8.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9.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1.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2.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13.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14.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1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16. 新疆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2
  17.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F205;F299.2
  18. 农业会展对城乡发展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F713.83
  19. 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发展模式研究,X26
  20. 环境学科在绿色大学建设中技术支持作用研究,TU201.5
  2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途径现实选择,X2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资源与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