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县域经济视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作 者: 涂宏刚
导 师: 罗峦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分类号: F32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和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济层面看,城乡居民的纯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的同时,城乡收入的差距却在逐渐拉大。这些差距极大地说明农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从社会层面看,中国约有7亿农民,农村劳动力约4.85亿,剩余劳动力1.8亿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就需要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另谋出路,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本文是以国内外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作为基础,结合醴陵市县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醴陵市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县域经济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2、县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3、湖南醴陵市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证分析;4、加强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的对策。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定量分析法,结合上述内容的研究,了解了醴陵市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分析了县域经济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内在辨证关系,指出了醴陵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以及转移过程所面临的问题,认识到醴陵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最后提出加强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的对策。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导论  9-17
  1 选题背景  9-11
  2 研究意义  11-12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5
    3.1 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12-14
    3.2 有关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14-15
  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路线  15-17
    4.1 研究内容  15
    4.2 研究方法  15-16
    4.3 技术路线  16-17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  17-23
  1 概念界定  17-18
    1.1 县域经济发展的涵义  17-18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18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8-22
    2.1 发展经济理论  18-20
    2.2 产业结构理论  20-21
    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22
  3 本章小结  22-23
第三章 县域经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力分析  23-34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制约因素  23-26
    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分析  23-24
    1.2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  24-26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前景分析  26-28
  3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28-33
    3.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  28-29
    3.2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呈正相关  29-31
    3.3 发展县域经济是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31-33
  4 本章小结  33-34
第四章 湖南醴陵市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证分析  34-45
  1 醴陵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34
  2 醴陵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4-38
    2.1 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  34-35
    2.2 灰色系统理论与模型建立  35-36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36-38
  3 对实证分析结果的解释  38-44
    3.1 醴陵市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表现  38-40
    3.2 醴陵市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0-42
    3.3 醴陵市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水平低的原因  42-44
  4 本章小结  44-45
第五章 加强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的对策  45-52
  1 加快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途径  45-46
  2 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农业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机制  46
  3 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培育农业劳动力转移主体  46-47
  4 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47-48
  5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  48-50
  6 加强政府部门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节和组织引导  50-52
参考文献  52-55
致谢  55-56
作者简历  56

相似论文

  1.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3.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4.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5. Slug对P53-MDM2系统的调控作用,R730.2
  6.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7.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8.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9.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0.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11.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12.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13.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14.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问题研究,G635.1
  15.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6.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7.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8.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19.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20.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21.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