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课程背景下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国画课程研究

作 者: 孟祥芬
导 师: 汪晓曙
学 校: 广州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国画课程 国画占位 人文精神 审美修养
分类号: J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尤其是中国画课程,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势更为明显。但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审美水平及人文修养、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国画教育可谓走马观花。回顾相关研究,我们发现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及国画教学方法上,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发布后对国画的教学探讨论文如雨后春笋,可谓成果丰硕;但是很少人从微观层面探讨对于国画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材中的占位比例,包括国画内容的凸显重点。所以本文重点研究这些内容来弥补前人研究的缺口。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综合分析法与实例论证法,首先在宏观领域探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意义,进而研究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特征、性质,定位、教学理念与方法、目标与评价,然后收缩到回顾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国画课程的发展历程包括建国前后来把握它的发展脉络;其次,本文重点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美术中国画课程研究,包括分析中小学美术中国画课程的目的与意义,对比分析人美版与广西版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国画的占位,找出各自在造型学习领域和欣赏领域的优缺点,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小学美术中国画课程的恰当比例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兴趣;再次,构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国画课程体系,包括在造型领域重点渗透人文精神比如君子比德精神与天人合一的崇尚自然精神等,在欣赏领域着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美化事物,提升自我,完美自我,拥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并以此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国画课程在不同学段的文化渗透与审美提高的内容设置以及相应的“审美、创造、主体人文渗透”教学模式与教学法;最后,中小学国画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即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与教材观等。本论文深入探究国画课程内容的设置重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动美术课程尤其是国画课程设置及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国画教学在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认识美术与社会、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目录  5-8
英文目录  8-12
中文摘要  12-13
英文摘要  13-15
第一章 绪论  15-19
  1.1 选题原因  15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6
  1.3 研究现状  16-18
    1.3.1 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及国画教学方法研究  17
    1.3.2 前人研究的评述与缺口发现  17-18
  1.4 研究方法  18
  1.5 本论文的局限性  18-19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分析  19-33
  2.1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意义  19-20
  2.2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特征  20-24
    2.2.1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定位  20
    2.2.2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性质  20-21
    2.2.3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目标  21-22
    2.2.4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  22
    2.2.5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设计思路  22-23
    2.2.6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评价  23-24
  2.3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国画课程的发展  24-33
    2.3.1 20世纪前后我国美术教育国画课程的发展  27
    2.3.2 建国前中小学美术教育国画课程的发展  27-29
    2.3.3 建国后中小学美术教育国画课程的发展  29-32
    2.3.4 历史的变迁对中小学美术课程发展的影响  32-33
第三章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美术中国画课程研究  33-43
  3.1 分析中小学美术中国画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33
  3.2 国画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转变  33-34
  3.3 人美版与广西版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国画的占位对比分析  34-43
    3.3.1 第一学段(1—2年级):新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要求  35
    3.3.2 第二学段(3—4年级):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35-38
    3.3.3 第三学段(5—6年级):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8-40
    3.3.4 第四学段(7—9年级):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  40-43
第四章 构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国画课程体系  43-61
  4.1 确立中小学中国画课程的目标  43
  4.2 确立中小学中国画课程设置的内容  43-52
    4.2.1 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在体验感悟中升华情感  44-45
    4.2.2 "造型.表现"领域中渗透国画人文精神  45-48
    4.2.3 "欣赏.探索"领域要创设多种条件优化学习方式以提高审美能力  48-52
  4.3 中小学国画课程教学法  52-58
    4.3.1 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中国画兴趣的策略与意义  52-54
    4.3.2 以游戏的方式教授水墨的晕染效果,展示所想所感  54-56
    4.3.3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中国画学习  56-58
  4.4 中小学生的中国画教学模式探究  58-61
第五章 中小学国画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  61-65
  5.1 分析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的现实意义  61
  5.2 中小学国画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  61-62
    5.2.1 美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  61-62
    5.2.2 美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  62
    5.2.3 美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62
  5.3 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国画教学的转变性  62-65
    5.3.1 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62-63
    5.3.2 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63
    5.3.3 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  63-65
第六章 结论  65-67
参考文献  67-72
致谢  72

相似论文

  1.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3.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4.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5.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6.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7. 高中生物生态课堂演替优化的研究,G633.91
  8.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9.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分析,G633.55
  10. 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G633.8
  11. 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G633.51
  12.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3.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评课方法研究,G632.4
  14.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G633.51
  15. 高一物理渗透人文精神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G633.7
  16.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美术教育及改革前景,G633.955
  17. 新课程视野下乡镇初中合作式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G633.34
  18.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材二次开发研究,G423.07
  19.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研究,G633.3
  20. 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研究,G632.3
  21. 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G633.67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技法 > 中国画技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