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发展与疏离

作 者: 李美娟
导 师: 庄友刚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卢卡奇 马克思 物化 异化 发展 疏离
分类号: B08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卢卡奇物化思想在某些方面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异化思想,而在另一些方面则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疏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认为,异化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人们活动的结果与人相对立,人们不能驾驭这种力量,反而受这种力量的控制。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落脚点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领域,异化批判指向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因而其意识形态理论也更重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揭示构成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社会制度根源,主张无产阶级发动暴力革命从实践上推翻资本主义的交换制度,从而达到对异化的消除。卢卡奇所讲的物化指的是人的本性与其存在相冲突,人由主体变成了客体,人的活动及其结构和产品变成某种自律的、并反过来统治人、支配人的力量,人成为了物的奴仆,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在这个物化概念的基础上,卢卡奇表现出了与马克思一致的批判精神,阐述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科学和哲学的批判,形成了其独特的物化意识形态理论,为后人研究异化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崭新的思想资源。具体说来,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物化的普遍化在政治领域促使官僚制度的形成;在文化层面渗入人的心灵,形成非批判的物化意识,造成人的文化困境;资本主义的全面物化又造成资产阶级科学和哲学的片面性,造成历史和科学的僵化。在其意识形态理论中,卢卡奇指出,物化意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它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陷入事实崇拜而无法把握总体历史的真正本质。要消除物化的现实,就必须自觉确立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来理解意识形态,为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从卢卡奇物化概念的含义可看出,他的物化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物化观,他认为人类文明始终存在两种精神的冲突,即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人本精神与以合理机械化和可计算性原则为特征的科学精神之间的冲突。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工具理性的日益发达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了人的主体性,人在机械体系中逐渐成为可计算的抽象的原子,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地位与尊严。因此,对科学与技术,卢卡奇也是持批判态度的,甚至认为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造成了人的物化状态,人在总体上受生产力的奴役。在扬弃物化的途径上,卢卡奇诉诸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和成熟。这些都很明显体现出了卢卡奇哲学思辨的逻辑,与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观很相似,都脱离了物化和异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忽视了扬弃物化的物质基础。只是,马克思在1845年以后就抛弃了这种人本化的异化思想,转而从人的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来说明异化的历史性和暂时性,指出异化的根源在于分工和私有制,因而要扬弃异化就必须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前提,依靠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夺取国家政权,代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卢卡奇的反科学的倾向则使他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路线,滑向了救世主式的乌托邦,最终陷入人本主义的唯心史观。因而从总体上来说,卢卡奇并没有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继续其理论先驱的异化探索之路,反而退回到马克思1845年前的理论困境之中。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第一章 卢卡奇物化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11-20
  一、卢卡奇物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11-14
  二、卢卡奇物化思想的内容  14-20
    (一) 物化的含义  14-15
    (二) 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5-17
    (三) 资本主义物化的后果  17-20
第二章 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发展  20-35
  一、马克思的异化观及其历史发展  20-24
  二、卢卡奇深化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批判主题  24-27
    (一) 普遍的物化与政治官僚制度  24-25
    (二) 物化意识与文化困境  25-26
    (三) 资产阶级科学和哲学的片面与僵化  26-27
  三、卢卡奇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27-35
    (一) 物化的意识形态  28-31
    (二)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31-35
第三章 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疏离  35-42
  一、卢卡奇的反科学传统与马克思实证主义的科学传统  35-37
  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具有明显的人本化的思维取向  37-39
  三、卢卡奇解决异化的途径是乌托邦式的  39-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5-46
后记  46-47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3.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4. 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J506
  5.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6.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7.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8.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9.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10.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1.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2.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13.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4.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5.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态势,G831.3
  16.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7.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9.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20.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1.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G83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其他哲学流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