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国人幸福问题研究

作 者: 邓玲玲
导 师: 辛世俊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幸福 当代 道德 民生
分类号: C91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虽然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却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着。当今社会中,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我国传统的幸福道德观念被所谓西方现代文明所侵蚀,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冲击着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对物质的需求十分迫切,有不少人就错误的将物质享受理解为幸福,而精神上的富足却很少有人去追求,金钱成了衡量是否幸福的标准。为了追求个人幸福,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无视法律和道德,一味追逐财富、名利和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栋栋大楼将人们隔离开,人与人之间少了信任,多了冷漠。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已非易事。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当今时代的幸福问题进行剖析,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解析如何获得幸福。本文从幸福的本质出发,通过对幸福类型与表现形式的论述,分析了当前国民幸福现状以及影响国民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进而对实现幸福生活需要具备的主体条件和社会基础进行了探索。本文首先对幸福的本质进行论述,从需要的角度、创造性的角度、道德的角度和过程实现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幸福的不同类型,列举了几种幸福常见的表现形式,分别是幸福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其中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幸福指数,也是幸福的评价标准;然后根据近几年相关机构对国民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影响国人幸福的主体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主体因素分为健康、天资、努力和德性四个方面;外部因素则分为民生、工作和家庭三方面,其中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外部因素的重点,涵盖了个人收入、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和食品卫生保障四个方面。这些问题时刻影响着当前国人的幸福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当前国人幸福感的关键。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幸福的因素,分别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提高国人幸福水平的建议,指出要实现幸福的生活,不但要有良好的个人素养,更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人们要最大限度的获得幸福,首先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优秀的道德素养,还要有劳动创造的精神,另外也不能忽视客观条件对幸福的影响,快速发展的经济是实现幸福的物质保障,公正的社会环境是幸福的内在要求,而美好的环境则是人们享受幸福的基本条件。幸福是一个具有很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幸福的理性探析和对现实的合理分析,力求促使我国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让国人的幸福感受也得到长足的进步。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1 引言  10-13
  1.1 选题意义  10-11
  1.2 研究现状  11-12
  1.3 研究方法  12-13
2 幸福的本质、类型与表现形式  13-21
  2.1 幸福的本质  13-16
    2.1.1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14
    2.1.2 幸福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14-15
    2.1.3 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15-16
  2.2 幸福的类型  16-19
    2.2.1 物质幸福、人际幸福和精神幸福  16-17
    2.2.2 创造性幸福和消费性幸福  17-18
    2.2.3 利己幸福和利他幸福  18
    2.2.4 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  18-19
  2.3 幸福的表现形式  19-21
3 影响当代国人幸福的主客观因素  21-35
  3.1 当代国人幸福感调查  21-22
  3.2 影响当代国人幸福的主体因素  22-28
    3.2.1 健康与幸福  22-23
    3.2.2 天资与幸福  23-25
    3.2.3 努力与幸福  25-26
    3.2.4 德性与幸福  26-28
  3.3 影响当代国人幸福的外部因素  28-35
    3.3.1 民生问题  28-31
    3.3.2 工作问题  31-32
    3.3.3 家庭问题  32-35
4 实现国人幸福生活的途径  35-46
  4.1 实现国人幸福生活应具备的主体条件  35-39
    4.1.1 正确的价值观  35-36
    4.1.2 道德是幸福的保障  36-37
    4.1.3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37-38
    4.1.4 创造是幸福的永恒动力  38-39
  4.2 实现国人幸福生活的社会基础  39-46
    4.2.1 大力推进经济建设  39-41
    4.2.2 公正的社会环境  41-44
    4.2.3 加强环境保护  44-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3.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4.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5.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6. 论康德的科学观,B516.31
  7.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8.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9.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0. 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评析,B82-05
  1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12.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13.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14.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研究,G222
  15.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16.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17.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18.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19. 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思想研究,B82-09
  20. 你可以更幸福吗?,B844.2
  2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