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

作 者: 廖波
导 师: 哈迎飞
学 校: 广州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胡适 语文教育思想 当代启示
分类号: G6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胡适是最早将西方教育理论引入中国语文教育改革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以开阔的眼界、以平民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融通中西文化的精华、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潮流,大胆的创新,促成了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改革,推动了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为中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胡适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标、内容、教材、教法均有创见,对当时的语文教育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课程目标方面,他要求学生都能用白话自由发表思想,追求文言统一,倡导个性写作、自主阅读,主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胡适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与表达并重,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的训练、也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强调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并重。按照全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胡适强调语文课程必须开设演说与辩论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体系相对严密合理、操作便利;在教材的选定上,他强调白话文和古文结合、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结合,拓宽了文体范畴,让小说、戏剧等文体进入教材,他还重视语言知识教学和作文技法的教学,认为文法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上,胡适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提出以看书代替讲读,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讨论代替教师的讲解;在读书习惯的培养上,胡适强调读书要手到、眼到、脑到、心到,他借鉴中国传统书院教育和西方教育中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以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判断为核心的语文学习的研修策略;在写作教学方面,胡适强调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他认为教师不应该限定学生在课堂完成作文,鼓励学生自己命题,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自由发表思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注重问题的解决,注重具体可行的方法的推广,对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非常有借鉴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在研读胡适作以及胡适研究的相关作的基础上,梳理出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揭示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结构、结合教育学原理、新课程理论、当代语文教育理论等理论展现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全貌以及意义、价值。在还原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吸取胡适语文教育的合理成分、反思当下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借鉴胡适提出的一些方法,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英文摘要  6-12第一章 绪论  12-19  1.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2-15    1.1.1 本课题选题缘起  12-13    1.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13-14    1.1.3 本课题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1.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4-15  1.2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5-19    1.2.1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15-17    1.2.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7-19第二章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  19-41  2.1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19-28    2.1.1 胡适的生平经历及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  19-22    2.1.2 胡适的求学经历对其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  22-23    2.1.3 杜威教育思想对胡适的影响  23-26    2.1.4 白话文运动对胡适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  26-28  2.2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构建  28-41    2.2.1 胡适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28-29    2.2.2 胡适关于阅读教学的理念和策略  29-32    2.2.3 胡适关于作文教学的思想和策略  32-34    2.2.4 胡适关于语法教学策略  34-35    2.2.5 胡适关于语文教学策略的实践和探索  35-37    2.2.6 胡适关于口头表达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37-38    2.2.7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局限和不足  38-41第三章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41-52  3.1 语文教育首先是立人的教育  41-43    3.1.1 传统语文教育的主体人格的缺失  41    3.1.2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立人"原则  41-42    3.1.3 当代语文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42-43  3.2 语文的工具性和应用性是语文立人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43-46    3.2.1 胡适"语文教育工具论"的反思  43-44    3.2.2 胡适"语文教育工具性"理念的借鉴  44-46  3.3 自主研修、合作探究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  46-47    3.3.1 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弊端  46    3.3.2 自主研修、合作探究的意义和方法  46-47  3.4 语法知识的教学应该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47-52    3.4.1 语法知识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47-48    3.4.2 当下语法知识教学的边缘化  48-50    3.4.3 语法知识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50-52结语  52-53参考文献  53-54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研究,K263
  2. 胡适报刊宣传活动与其新闻传播学说研究,I206.6
  3. 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G40-09
  4.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当代启示,D61
  5. 《努力周报》时评专栏研究,K261
  6. 胡适翻译思想研究,H059
  7. 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I206.6
  8. 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G633.3
  9. 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研究,F249.21
  10. 胡适人权与民主理论研究,D909.2
  11. 胡适实验主义与其宪政思想及实践关系的研究,D092
  12. 小原国芳的教师思想探讨,G451.1
  13. 胡适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研究,G219.29
  14. 略论欧战后中国的文化自觉,K261
  15. 马思聪艺术歌曲的演唱诠释与当代启示,J616.2
  16. 但丁《论俗语》与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比较研究,I206.6
  17. 从改写理论角度解读胡适的翻译,I046
  18. 蔡元培德育思想研究,B82
  19. 独立与诱惑——《独立评论》时期的胡适自由主义思想解读,D09
  20. 批判性的建构:胡适的儒学观,B2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