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康德的科学观

作 者: 刘松青
导 师: 于波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科技哲学
关键词: 康德 科学 知识 道德 科学哲学
分类号: B51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逐步挣脱宗教的束缚,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以其强大的力量和方法攻占了一个又一个阵地,大肆扩张它的地盘。从力学、物理学到生物学、心理学,科学之强势正如王者之风范,为我们描绘出—幅绚丽多姿的世界图景。科学在今日的荣光和所受的高度尊崇可以说无与伦比、尽人皆知。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到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对于科学的褒扬一直都是不遗余力,对于科学的崇信也早已到了膜拜的地步,好像一事物不和科学扯上一点边的话就是异端,一种学说如果不加上科学两个字的话就是邪说。科学在一种广泛的意义上获得了类似于宗教的地位,或者说,科学就好比一种新的宗教,它拥有任何宗教都无可比拟的最广泛的信徒、最虔诚的信徒。正如启蒙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人类的道德状况会通过更多的知识得到改善,我们的子孙也会因此变得更有教养,同时还会变得更加善良与幸福。如果我们把科学当成了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良方,把科学知识等同一切,包括德行的获得和幸福的占有的话,无疑,我们不但高估了科学的能力,也偏离了科学的本意。本文要论述的就是康德对于科学的独到审查,对于科学的荦荦诠证,对于科学自身合法性的萌蘖的觇视,对于科学的漫无边际的越界的尝试的且笞且饴的芟夷,对于科学与信仰的冲突问题的调解,一句话,也就是康德的科学观。这在自然科学时代,或者说科学统治时代,唯科学主义、科学至上主义,以及在科学名义下的假科学、伪科学大行其道、甚嚣尘上的今天;在精神荒芜,信仰缺失,诸神逃遁的这个时代,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重新理解科学以及科学与道德的关系意义至深至远。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康德科学观:第一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由来以及这一问题在康德之前的状况:第二部分对科学知识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且论述了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第三部分论述的是康德的科学观,即康德对科学的对象、范围和界限的考察,科学与道德、信仰的思考,以及他的科学观对于今人的启示;在第四部分,主要就康德的科学观与他之后的哲学关于科学的理解上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康德科学观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关联。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3. 电子文书安全签发系统的研制,TN918.2
  4. 海量数据压缩、操作和处理方法的研究,TP311.13
  5. 融入科学阅读和科学写作的科学教学,G633.3
  6.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7. 道统与济世,C912.4
  8. 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G633.98
  9. 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G633.8
  10.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11.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12.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1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4.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15.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6.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1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18. S-O-R模型的批判和预期效应的研究,B841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20.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欧洲哲学 > 欧洲各国哲学 > 德国哲学 > 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前期哲学 > 康德(Kant,I.1724~1804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