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基因大豆发酵制品在发酵过程中内、外源基因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 者: 蒋亦武
导 师: 何健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发酵 内源基因 外源基因 降解
分类号: S56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针对与食品链关系密切的重要转基因作物,分析其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进行跟踪溯源研究,建立起我国食品链中转基因大豆的溯源与污染评估体系,为我国的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监管、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研究基础。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及其发酵制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发现运用试剂盒法提取相关产品的基因组,采用定性PCR法检测样品的内、外源基因片段,确定普通腐乳和臭豆腐中含有转基因成分。通过运用不同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检测,发现采用检测200 bp的片段并且同时检测Lectin,35S、NOS和EPSPS基因4个基因的方法,结果比较可靠,假阴性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建立了比较可靠的检测转基因大豆发酵制品的方法体系。并运用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和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s natto)模拟发酵过程,研究在发酵过程中,转基因大豆内、外源基因的变化规律并初步研究其与微生物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内、外源基因在经过高温处理后降解较严重,发酵作用对内、外基因的降解不太明显,只有持续较长的时间才会发生降解。发酵过程中转基因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则是:大豆经过蒸煮后转基因成分相对含量有所降低,在发酵过程开始后,转基因成分相对含量逐步升高并在第二天达到最高,之后再逐步降低。发酵过程中相关的核酸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在大豆经过高温蒸煮后失去活性,在发酵开始后,随着微生物的生长,活性逐步升高,其中核酸酶、脂肪酶的活性在发酵的第二天活性达到最高,蛋白酶的活性在发酵的第三天达到最高,之后活性开始降低并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10-11
前言  11-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6
  1.1 转基因大豆发展概况  12
  1.2 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安全性问题  12-16
  1.3 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检测技术方法  16-22
    1.3.1 基于核酸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17-20
    1.3.2 基于蛋白质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  20-22
  1.4 转基因大豆制品不同加工过程中DNA的降解  22-26
第二章 转基因大豆及其发酵制品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26-40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6-27
    2.1.1 材料  26
    2.1.2 试剂  26-27
    2.1.3 仪器设备  27
  2.2 实验方法  27-29
    2.2.1 DNA的提取  27-28
    2.2.2 转基因大豆及其发酵制品定性PCR检测  28-29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29
  2.3 结果与分析  29-37
    2.3.1 转基因大豆及其发酵制品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29-31
    2.3.2 转基因大豆及其发酵制品的PCR定性检测  31-37
  2.4 结论与讨论  37-40
    2.4.1 结论  37-38
    2.4.2 讨论  38-40
第三章 转基因大豆真菌发酵过程中转基因成分降解规律研究  40-60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0-41
    3.1.1 实验材料  40
    3.1.2 实验试剂  40-41
    3.1.3 实验仪器  41
  3.2 实验方法  41-47
    3.2.1 实验室模拟少孢根霉发酵转基因大豆过程  41
    3.2.2 感官评定  41
    3.2.3 样品DNA的提取  41
    3.2.4 定性PCR检测内外源基因  41-44
    3.2.5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44
    3.2.6 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  44-45
    3.2.7 核酸酶、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测定  45-47
  3.3 结果与分析  47-57
    3.3.1 转基因大豆发酵过程观察  47-48
    3.3.2 转基因大豆真菌发酵过程内外源基因降解变化  48-53
    3.3.3 荧光定量测定转基因相对含量变化  53-54
    3.3.4 核酸酶、脂肪酶、蛋白酶活性检测  54-57
  3.4 结论与讨论  57-60
    3.4.1 结论  57-58
    3.4.2 讨论  58-60
第四章 转基因大豆细菌发酵过程中转基因成分降解规律研究  60-76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1
    4.1.1 实验材料  61
    4.1.2 实验试剂  61
    4.1.3 实验仪器  61
  4.2. 实验方法  61-63
    4.2.1 实验室模拟纳豆制作  61
    4.2.2 感官评定  61-62
    4.2.3 样品DNA的提取  62
    4.2.4 定性PCR检测内外源基因  62
    4.2.5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62
    4.2.6 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成分相对含量变化  62
    4.2.7 核酸酶、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测定  62-63
  4.3 结果与分析  63-72
    4.3.1 转基因大豆发酵过程观察  63-64
    4.3.2 转基因大豆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过程内外源基因降解变化  64-69
    4.3.3 荧光定量测定转基因成分相对含量变化  69-70
    4.3.4 核酸酶、脂肪酶、蛋白酶活性检测  70-72
  4.4 结论与讨论  72-76
    4.4.1 结论  72-73
    4.4.2 讨论  73-76
第五章 结论  76-80
  5.1 转基因大豆发酵制品检测体系的建立  76
    5.1.1 大豆转基因发酵制品DNA提取方法的确定  76
    5.1.2 转基因大豆及相关发酵制品转基因成分的定性PCR检测  76
    5.1.3 转基因发酵制品定性PCR反应检测的建立  76
  5.2 转基因大豆真菌发酵过程中转基因成分降解规律研究  76-77
    5.2.1 转基因大豆少孢根霉发酵过程中内、外源基因的变化情况  76-77
    5.2.2 转基因大豆少孢根霉发酵过程中转基因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  77
    5.2.3 转基因大豆少孢根霉发酵过程中核酸酶、脂肪酶、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77
  5.3 转基因大豆细菌发酵过程中转基因成分降解规律研究  77-80
    5.3.1 转基因大豆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内、外源基因的变化规律  77
    5.3.2 转基因大豆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转基因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  77-78
    5.3.3 转基因大豆纳豆芽抱杆菌发酵过程牛核酸醉、脂肪酶、蛋白酶:刮生 变化规律  78-80
参考文献  80-86
创新点  86-8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接受的论文  88-90
致谢  90

相似论文

  1.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2.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3. 乙草胺降解株Y3B-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X172
  4.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5.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6. 灰黄霉素产生菌FS80的诱变与选育研究,TQ927
  7.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8. 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氯霉素研究,X703
  9. 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及其光催化行为的研究,O614.411
  10.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11. 稻飞虱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S435.112.3
  12.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3.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14. 罗非鱼死鱼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TS254.4
  15.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16. 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X703
  17.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18.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19.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S823.8
  20. 诱变选育棉籽粕高效脱毒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筛选研究,S816.6
  21. 两株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S48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料作物 > 大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