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和谐看待发展

作 者: 何忠国
导 师: 徐伟新
学 校: 中共中央党校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和谐 社会结构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社会公正 人类发展 现代化 发展
分类号: D6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32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需要理论创新。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前沿,对当代中国社会最为关切的两大课题——和谐与发展,进行学理的研究。从和谐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通过对社会和谐思想和社会发展理论的总结和提炼,参考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借鉴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政治文明和思想理论成果,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文分为导论、理论基础、主体和结论四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研究的主题、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的现状与评析以及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一章“和谐与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课题”。本章系统介绍社会和谐思想的渊源以及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和当代转向。通过揭示和谐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阐释和谐对发展的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第二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本章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逻辑定位和历史定位的基础上,系统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主体部分由第三、四、五章组成。第三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取向——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本章通过分析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内涵,揭示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提出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取向。论文主要从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的角度,对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证。第四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客体目标——结构协调与运行有序”。本章主要研究分析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运行秩序的互动关系,将社会结构协调与社会

全文目录


导论  13-25
  一、问题的提出  13-18
  二、课题研究的主题、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8-20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与评析  20-22
  四、论文的创新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22-25
第一章 和谐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课题  25-57
  第一节 社会和谐思想的渊源与流变  25-45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25-32
    二、西方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32-42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42-45
  第二节 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与当代转向  45-52
    一、传统发展观的贫困  45-47
    二、多维的进程:以迈克尔·P·托达罗为代表的社会综合发展观  47-49
    三、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弗朗索瓦·佩鲁的逻辑  49-52
  第三节 和谐对发展的两种功能: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  52-57
    一、阿马蒂亚·森确立的逻辑框架  52-54
    二、价值理性:和谐对发展的建构性作用  54-55
    三、工具理性:和谐对发展的工具性作用  55-57
第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  57-71
  第一节 现实主义还是乌托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定位  57-61
    一、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57-59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59-61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界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定位  61-66
    一、社会形态与社会和谐  61-63
    二、社会转型与社会和谐  63-65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社会  65-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与特征  66-71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66-67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67-69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69-71
第三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取向——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  71-100
  第一节 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  71-76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的观点  71-73
    二、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  73-74
    三、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  74-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取向之一——公民主体  76-87
    一、主体自由的扩展  76-80
    二、主体平等的实现  80-83
    三、主体权利的保障  83-8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取向之二——利益主体  87-94
    一、对人的基本需要的关注  87-90
    二、对个人利益正当性的认同  90-92
    三、对个人发展的关注  92-9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取向之三——道德主体  94-100
    一、社会主体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94-96
    二、社会主体的内在和谐:培育道德人格  96-97
    三、社会主体的外在和谐:确立共同价值观  97-10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客体目标——结构协调与运行有序  100-128
  第一节 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100-109
    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的理论分析视角  101-103
    二、社会和谐的结构性要求——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  103-106
    三、开放的社会流动  106-107
    四、从社会分化走向社会整合  107-109
  第二节 均衡的社会利益结构  109-115
    一、利益结构与社会和谐的理论分析视角  109-111
    二、利益结构均衡的基本内涵  111-112
    三、实现利益均衡的根本途径  112-115
  第三节 有序的社会互动关系  115-123
    一、社会互动的理论视角  115-116
    二、社会网络与社会和谐  116-119
    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119-123
  第四节 协调的社会运行机制  123-128
    一、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123-124
    二、合理的矛盾疏导机制  124-125
    三、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  125-126
    四、完善的社会管理机制  126-128
第五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然客体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28-146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与当代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128-133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从“冲突”走向“共生”  128-131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31-133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论形态  133-140
    一、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思想根源  133-134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观  134-137
    三、“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  137-140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践形态  140-146
    一、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40-142
    二、发展载体:发展循环经济  142-143
    三、发展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143-144
    四、发展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44-146
第六章 走向和谐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  146-179
  第一节 聚焦于人类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向  146-150
    一、关于人类发展的概念与评价  146-147
    二、中国人类发展的基本状况  147-149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促进公平的人类发展  149-150
  第二节 推进制度建设奠定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150-162
    一、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151-154
    二、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154-156
    三、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  156-160
    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60-162
  第三节 促进文化转型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  162-172
    一、从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型  163-165
    二、从人治文化向法治文化转型  165-168
    三、传统信任文化的转型形态——契约文化  168-171
    四、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  171-172
  第四节 完善社会政策构筑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172-179
    一、社会政策及其对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功能  173-175
    二、完善社会政策体系实现基本政策的“福利转向”  175-176
    三、建立发展型社会政策促进人类公平发展  176-179
结束语  179-181
参考文献  181-190
后记  190-191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3.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4.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5.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6.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7.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8.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9.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0.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1.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12.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3.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4.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态势,G831.3
  15.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6.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8.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19.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0.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G832
  21.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