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实验兔血管内膜损伤后不同阶段PDGF-B链、C-myc基因表达及中药对其拮抗作用机制研究

作 者: 昌艳艳
导 师: 郑洪新
学 校: 辽宁中医学院
专 业: 中医基础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殖 基因 调控因子 益气活血化癖
分类号: R255.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依据中医中药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实验性兔胸主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早期主要调控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及相关原癌基因C-myc的病理机制。通过芪麦通对PDGF-B以及C-myc拮抗作用,从不同层次阐明中药益气活血化瘀能在细胞和基因水平发挥干预作用,最终为达到在内膜损伤早期防治血管再狭窄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方法:模拟PTCA术后再狭窄的模型,采用球囊导管剥脱术,造成实验兔胸主动脉内膜损伤,分别于内膜损伤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处死,取兔胸主动脉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大体形态学变化;用原位杂交法观察测定PDGF-B及C-myc在血管损伤部位不同阶段的动态表达;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PDGF-BmRNA转录;Westem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DGF-B蛋白质表达水平。 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HE染色可见损伤后造成内皮及部分内膜坏死脱落、内弹力板断裂、血栓形成。损伤后1周,内膜增厚并主要由细胞构成,大多为SMCa-actin阳性,偶见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少许中性细胞。数周后靠近腔内的细胞仍保持增生肥大,但用药组损伤后一周内膜阳性细胞分布明显减少,中层可见少数散在的弱阳性细胞,数周后仍保持稳定的水平。 原位杂交镜下观察测定:PDGF-B链在血管损伤部位不同阶段的动态表达,以及中药对它们的影响。正常的血管内膜可见少量阳性细胞表达,损伤后1周内膜阳性细胞分布明显增多,中膜亦可见少量的散在的阳性细胞分布,4周后呈稳定的水平下降。但用药组损伤1周后,内膜阳性细胞分布明显减少,中层可见少数散在的弱阳性细胞,数周后仍保持稳定的水平。并且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阳性表达减弱更为明显。P<0.001 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显示胸主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后、第一周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第四周与前两周比逐渐恢复。结果显示胸主动脉内膜损伤后早期PDGF-BmRNA呈增高趋势。而中药芪麦通对胸主动脉血管内膜损伤早期PDGF-BmRNA转录有明显拮抗作用。 Westem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显示胸主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后、第一周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第四周与前两周比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结果显示胸主动脉内膜损伤后早期PDGF-B蛋白呈增高趋势,而中药芪麦通对胸主动脉血管内膜损伤早期PDGF-B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拮抗作用。 结论:在损伤早期被激活后血小板产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被趋势化了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在损伤部位聚集,诱生PDGF-B在早期出现一个高峰,而这些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启动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这同中医的气虚血瘀状态与病理产物积聚有关。由于病理代谢产物刺激基因异常表达,诱导原癌基因表达并进而分泌某些细胞或体液因子,引起组织异常增生导致再狭窄的发生而在整个病变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虚血瘀贯穿本病始终。而芪麦通对其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说明益气活血化瘀药能在细胞和基因水平发挥干预作用。即使受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再生同时,芪麦通对其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又可以迅速抑制受创血管周围血小板的聚集及炎性渗出行血中之气功。气血同治,气阴双补而不滋腻恋邪,既可补虚固本亦可以活血化瘀,从药物组成配伍合用可体现气虚瘀互补功效。

全文目录


1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3-4
2 英文摘要  4-6
3 中文摘要  6-7
4 前言  7-8
5 实验部分  8-57
  5.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标本的制备  8-11
  5.2 实验兔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态学变化及中药对其影响实验研究  11-18
  5.3 PDGF-B在内膜中的原位表达及中药对其的影响实验研究  18-27
  5.4 C-myc在内膜中的原位表达及中药对其的影响实验研究  27-34
  5.5 中药对内膜损伤后PDGF-B转录调控作用的影响实验研究  34-46
  5.6 中药对内膜损伤后PDGF-B蛋白调控作用的影响实验研究  46-57
6 讨论  57-70
  6.1 关于瘀血理论的历史源流  57-59
  6.2 中医对瘀血的现代认  59-60
  6.3 PDGF与内膜损伤再狭窄的相关性  60-61
  6.4 中医对瘀血的治疗  61-63
  6.5 益气活血化瘀的原理探析  63-65
  6.6 现代医学对再狭窄的治疗  65-66
  6.7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狭窄的发展方向  66-68
  6.8 展望未来中西医如何走向世界的若干探索  68-70
7 结论  70-71
8 参考文献  71-74
9 综述  74-78
10 简历  78-79
11 致谢  79-93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3. 生物医学领域检索系统查询扩展技术研究,TP391.3
  4.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5.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6. 天然来源的抗衰老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R285.5
  7.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8. BMP通路关键因子在人类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检测,R78
  9.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10. 基于RNA测序技术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囊转录组及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Q786
  11. 铝胁迫下小黑豆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及其铝胁迫响应基因的鉴定,S529
  12.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13. 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的1,3-丙二醇高产菌株选育,TQ923
  14.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15.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16. 基于随机森林的植物抗性基因识别方法研究,Q943
  17.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8.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19.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20.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21.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一般病证 > 血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