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氟化物对骨形成中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 者: 张颖
导 师: 孙贵范
学 校: 中国医科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氟化钠 成骨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分类号: R59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 我国是地方性氟中毒发生率较高的大国,由于氟的过量摄入导致的氟骨症困扰了许多患者。目前人们对于氟的骨相损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成骨细胞作为骨组织中重要的功能细胞,在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体外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分离培养体系及鉴定技术,排除体内多种调控因素的相互影响,从单细胞的形态和代谢指标的变化,观察氟化物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直接效应,探讨不同浓度氟化物对成骨细胞是否具有促进增殖和分化作用,从而在细胞水平了解氟化物对骨形成过程的作用;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氟化物对成骨细胞结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氟致骨骼损伤的机制提供基础资料;通过检测氟化物对成骨细胞的DNA损伤,探讨成骨细胞对氟化物的基因毒性反应,为全面评价氟毒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离培养纯化体系及鉴定技术的建立: 生后2天的Wistar乳鼠脱颈处死后,无菌取颅盖骨放入盛有缓冲液的培养皿中,尽量去除骨膜和周围结缔组织。加入0.25%胰蛋白酶液,37℃恒温消化20min。再用1mg/mlⅡ型胶原酶溶液,37℃恒温消化90min,使细胞从骨基质中解离出来。将上述含分离细胞及骨片的消化液移于离心管中离心,去上清,加入含15%胎牛血清的199培养液,反复吹打成单细胞悬液,以1×105/ml加入培养瓶,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隔天换液。应用差速黏附法纯化成骨细胞。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方法鉴定成骨细胞。 2.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指标的测定 成骨细胞以5×104/ml接种至96孔板,24小时后换为无血清199培养液,次日加入不同浓度(0、0.01、0.05、0.1、0.5、1、2、4mmol/L)的氟化钠继续培养24、48、72h,采用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方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 3.成骨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检测 成骨细胞以 IX 10VInl接种至 25Inl培养瓶,在含 15%胎牛血清的 199培养液中培养 3天。换为无血清 199培养液,24小时后加人终浓度为门。1上J/。OU)的氟化钠,继续培养24 /J’时。用0.25%胰酶消化各组细胞,PBS洗2次,加人配制好的PI染液37℃孵育30分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 4.细胞 DNA损伤检测 成骨细胞以 IX 10Vd接种于 6孔板,待细胞融合后,换为无血清 199培养液中培养 24 /J’时。加人终浓度为 0刀.5上在* rnmol/L氟化钠作用 24/J’时。经胰蛋白酶消化,离心弃上清,PBS冲洗2次,计数并调整使各剂量组细胞悬液中细胞数为 1.0 X 10VInl。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营星实验)方法检测DNA损伤。 5.动物实验 雌性 Wistar大鼠 40只随机分成 4组止组门照组)大鼠饲正常饲料,饮蒸馏水出组饮用蒸馏水含氟化钠 50mg/L;C组饮用蒸馏水含氟化钠100m矿L山组饮用蒸馏水含氟化钠150m吵L。大鼠自由进食水,60天后全部雌鼠与20只雄鼠按2:二进行交配。所生仔鼠颅盖骨进行光镜、电镜观察;提取仔鼠颅骨成骨细胞,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变化。 6.数据处理 用 EXCEL3.0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 果 1.原代成骨细胞培养结果: 门)相差显微镜观察 分离的成骨细胞在培养24h后,活细胞贴壁生长。贴壁生长的细胞呈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等。成骨细胞在单层铺满培养瓶后可出现重叠生长,其中心部细胞密集并可发生钙化,形成肉眼可见的散在白色点状物。 p)I型胶原免疫组化鉴定 ·2· 成骨细胞的胞浆内和细胞间质中分布有棕黄色颗粒,为成骨细胞所分泌的1型胶原,胞核空染,为阳性结果。 2.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低浓度氟化钠 (100umoU-lmmoULL 72h在体外可刺激细胞增殖;高浓度氟化钠门 以上)可抑制细胞增殖;NaF浓度10PmoUL-50pmoUL,4d增强细胞 ALP活力;100pmoUL Li上的 NaF降低了细胞 ALP活力。 3.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NaF浓度为0-ZmmoUL在4h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无影响。浓度Zmmol/L时S期细胞数增多,G/Gl期和G/M期细胞无明显改变。NaF浓度为3户nunoUL时,抑制了细胞的活性/期细胞数明显增多,G/M期细胞明显减少。NaF浓度为23Anunol/L时,凋亡百分率增高。 4.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在相同的条件下,用 0-3。oVL的陇F作用于 OB,发现地F可不同程度的诱导 DNA链断裂。与对照组相比,0.5-InunoUL组 DNA迁移距离(尾长)虽有所增加,但差别没有显著性。2-3 nunoUL组 DNA迁移距离(尾长片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显著。3nunol/L组营星尾长与ZmmoUL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 5.母鼠体内不同程度染氟对所生仔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影响 5.l母鼠染氟对所生仔鼠颅骨成骨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影响 对照组可见

全文目录


一、 中文摘要  4-8
二、 英文摘要  8-13
三、 英文缩略语  13-14
四、 论文主体  14-62
  第一章 、 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  14-21
    1 前言  14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14-16
    3 实验结果(附表附图)  16-18
    4 讨论  18-19
    5 结论  19-20
    6 参考文献  20-21
  第二章 、 氟化物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1-31
    1 前言  21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23
    3 实验结果(附表附图)  23-26
    4 讨论  26-28
    5 结论  28-29
    6 参考文献  29-31
  第三章 、 氟化物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  31-39
    1 前言  31-32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33
    3 实验结果(附表附图)  33-36
    4 讨论  36-37
    5 结论  37-38
    6 参考文献  38-39
  第四章 、 氟化物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39-48
    1 前言  39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9-41
    3 实验结果(附表附图)  41-44
    4 讨论  44-46
    5 结论  46-47
    6 参考文献  47-48
  第五章 、 氟中毒对大鼠所生仔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影响  48-62
    1 前言  48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8-50
    3 实验结果(附表附图)  50-59
    4 讨论  59-60
    5 结论  60-61
    6 参考文献  61-62
五、 本研究创新  62-63
六、 致谢  63-64
七、 文献综述  64-75
八、 个人简介  75-76
九、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获奖等题目  76

相似论文

  1. 冬凌草甲素调控周期相关蛋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R285
  2.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3.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4. CADPE抗肿瘤作用及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735.2
  5. 醋酸铅对鲤鱼卵巢上皮细胞毒性的研究,X174
  6. 地克珠利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影响,S858.31
  7. PCV2对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钙信号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S858.28
  8. β-catenin在猪卵巢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类固醇生成酶的影响,S828
  9. 伏马菌素B1和黄曲霉毒素B1联合诱导Vero细胞凋亡的研究,S856.9
  10. 雌激素及chOPG对鸡胚BMSCs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以及BGP与ColⅠmRNA表达的影响,S858.31
  11. 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锦鲤原代肝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S856.9
  12. 沉默BMPR-IB基因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BMP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S828
  1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鸡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S858.31
  14. Foxol对小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S865.13
  15. 小鼠脂肪源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成骨诱导前后造血调控相关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R329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17.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诱导Eca-109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R735.1
  18.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大鼠成骨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R318.08
  19. 血红素加氧酶介导盐诱导的番茄幼苗侧根发生及其与过氧化氢的关系,S641.2
  2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仓鼠肾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S856.9
  2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R735.3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地方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