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人文发展的测度与解析

作 者: 占绍文
导 师: 冯中朝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农村 人文发展 人类发展指数(HDI) 农村发展
分类号: F32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9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学界和社会各界的一个公共话题。随之,关注农民收入,关注农村、农业发展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焦点。国家推出了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覆盖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创造了农村发展的良好环境,农村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到底应该用一个什么标准来评价呢?这是指导政策制定和引导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套良好的评价体系,尤其是立足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本文利用发展理论的成果,借鉴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Programme)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体系,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建构了测度我国农村发展的“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指数,并用样本县市的数据具体分析了农村发展状况,描述了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用计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论文由8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论,论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所选样本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人文发展及测度的基础理论,在简述发展观演进的基础上介绍了人文发展观的内涵、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以及一些测度体系,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人类发展指数(HDI)评述,本章详细论述了人类发展指数的构造、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研究综述,评价了HDI在应用于我国农村存在的不足。第四章、第五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以诸暨、乾县等9县市的数据为例,论述了HDI应用于测度我国农村人文发展时,在教育、经济、健康三个指标方面应作的修正,建构适合于农村实际的新的HDI指标体系。第六章,修正后HDI计算及解析,利用收集的数据得出新的各样本县市的HDI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描述样本县市人文发展状况,比较样本之间发展的差别和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分解了经济、教育、健康三个指标的影响。第七章,H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利用回归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详细分析了人均公共事业财政支出、人均财政支出、人均GDP、人均农业GDP等经济因素对HDI的作用,以期发现改进农村人文发展水平的路径。第八章是结论和建议。论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文章认为应该用人文发展观来审视、评价和指导我国农村的发展,修正后的HDI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农村发展的真实情况,比较客观的显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城乡间HDI数据相差0.30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水平。影响HDI差距的主要是教育指数,其次是经济因素的影响。对HDI影响最显著的经济因素是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并且,人均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增量和HDI增量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对HDI的作用比东部发达地区显著,人均农业GDP、人均财政支出与HDI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说明二者对HDI作用不明显。要促进农村人文发展最有效的路径是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事业支出的比例。论文在内容体系上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研究我国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差距给出了一个新的框架和全新的视角。为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开拓更宽的思路。二是系统的构建了我国农村人文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三是将新指标体系应用于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实际研究中。这种差距的研究可能比单纯用经济指标显示的数据更具说服力,对促进发展更具借鉴意义。四是在描述发展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影响发展水平的相关因素,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2
Abstract  12-14
第一章 导论  14-25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4-15
  二、研究的综述  15-19
    (一) 关于发展及发展观的综述  15-16
    (二) 人文发展及其研究  16-18
    (三) 人类发展指数的研究与应用  18-19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9-21
  四、研究内容的安排  21-22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二) 研究的创新点  21-22
    (三) 可能存在的不足  22
  五、样本及数据基本情况  22-25
    (一) 样本选取及其基本概况  22-24
    (二) 数据简要说明  24-25
第二章 人文发展及其测度  25-50
  一、人文发展的提出及涵义  25-35
    (一) 发展观的演进  25-29
    (二) 人文发展的涵义  29-35
  二、人文发展分析方法  35-40
    (一) 人文发展分析方法的核心概念  35-37
    (二) 人文发展的基本分析方法  37-40
  三、人文发展的测度  40-50
    (一) 发展测度方法的简要回顾  40-42
    (二) 人文发展测度的原则  42-45
    (三) 测度人文发展的一些指标体系简介  45-50
第三章 人类发展指数(HDI)评述  50-71
  一、人类发展指数(HDI)简介  50-56
    (一) HDI的基本计算方法及改进  51-53
    (二) 人类发展报告中HDI计算方法的改进  53-56
  二、HDI研究与应用综述  56-61
    (一) 人类发展指数构成的探讨  57-60
    (二) HDI应用于不同区域时的修正  60-61
  三、HDI在我国农村应用存在的不足  61-71
    (一) 现有HDI数值掩盖了城乡之间差距  61-67
    (二) HDI原指标中人均GDP作用过大  67-71
第四章 对修正HDI中教育指标的探讨  71-96
  一、HDI构成要素中教育的重要作用  71-76
    (一) 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71-73
    (二) 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73-75
    (三)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5-76
  二 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  76-94
    (一) 农村教育组成  76-78
    (二)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78-88
    (三) 农民教育现状及功能评述  88-94
  三、修正后的HDI教育指标  94-96
第五章 HDI的经济指标和健康指标的修正  96-109
  一、HDI经济指标的修正  96-105
    (一)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以及与人均 GDP的关系  96-103
    (二) 农村家庭人均收入能够有效地反映生活水平  103-105
  二、HDI健康指标的修正  105-109
第六章 修正后HDI计算与解析  109-125
  一、数据整理和HDI计算结果  109-115
    (一) 经济指数  109
    (二) 教育指数  109-113
    (三) 健康指数  113-115
  二、HDI数据及描述  115-125
    (一)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115-120
    (二) HDI显示的区域发展不平等程度及解析  120-125
第七章 H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25-141
  一、影响HDI的经济因素分析  125-130
    (一) 自变量选择  125-126
    (二) 模型建立  126-127
    (三) 回归分析结果  127-130
  二、HDI增量和人均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增量因果关系分析  130-141
    (一) 本文进行格兰杰检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31-132
    (二) 诸暨、寿光、乾县、互助四县市分析结果  132-139
    (三) 计量结果分析  139-141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141-146
  一、结论  141-144
    (一) 利用HDI指数测度我国农村发展时的修正  141-142
    (二) 修正后HDI所显示的农村发展水平  142-143
    (三) 人文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143-144
  二、建议  144-146
    (一) 将人文发展观与我国发展理论相结合,应用于农村建设的实践  144
    (二) 注重农村人文发展,着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144-145
    (三)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人文发展  145-146
参考文献  146-154
附录一 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状况的调查问卷  154-157
附表1: 西安市基础统计数据(城六区)  157-159
附表2: 陕西省镇安县基础统计数据  159-161
附表3: 浙江省诸暨市基础统计数据  161-163
附表4: 山东省寿光市基础统计数据  163-165
附表5: 陕西省乾县基础统计数据  165-167
附表6: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基础统计数据  167-169
附表7: 江苏省太仓市基础统计数据  169-170
附表8: 河南省宜阳县基础统计数据  170-172
附表9: 安徽省灵壁县基础统计数据  172-174
附表10: 诸暨、寿光、乾县、镇安、互助的人均经济指标和HDI  174-175
附表11: 四县(市)人均公共事业支出和HDI  175-176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176-177
致谢  177-178

相似论文

  1.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2.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3.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4.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5.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6.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7.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8.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9.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10.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问题研究,G635.1
  11.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2.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3.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4.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15.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16. 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G633.41
  17.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18.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19.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TU244.2
  20. 村民自治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442.6
  21.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