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思考

作 者: 罗军
导 师: 刘仁忠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X22-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658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之一,许多学者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见解。由于学者个人的着眼点不同,所以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探索往往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从哲学的层面,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全文从分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所涉及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考察;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论根源进行哲学分析。最后,论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我国的探索和实践,阐述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统一,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介绍发展、可持续发展涵义的基础上,界定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点和内涵。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综合性、社会历史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并且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对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环境维度、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基本的哲学理论基础,文中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分别进行了剖析。同时,经济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对资源稀缺、效率与利用和增长与极限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根本和核心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文中从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社会维度进行了考察。 第三部分,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论根源。可持续发展理论有自己的物质性根源、认识论根源和伦理根源。它们分别来源于发展经济学、未来学和生态伦理学。 第四部分,新的发展观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部分论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我国的探索和实践,阐述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统一,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7-15
  (一)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7-10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涵义  10-13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3-15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多维度分析  15-22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环境维度  15-18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维度  18-21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社会维度  21-22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论根源  22-26
  (一) 物质性根源  23-24
  (二) 认识论根源  24-25
  (三) 伦理根源  25-26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我国的探索与实践  26-36
  (一)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统一  27-32
  (二)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2-36
结语  36-37
注释  37-39
参考文献  39-43
后记  43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5.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6.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7.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8.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9.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10.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11.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2.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4.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15.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6.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7.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态势,G831.3
  18.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9.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20.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环境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