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之维——诚信的建构与维系

作 者: 何建富
导 师: 杨楹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 诚信 建构 维系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1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章认为要从根本上消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失信”行为,促进市场主体诚信意识的形成,自觉地做到“诚以待人,信以律己”,首先得探析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之间是一种生态结构关系:一方面市场经济必然有其内在的合道德性的价值依据;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必须接受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考量和支撑。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在市场主体——人的经济活动实践中达到了统一。在市场经济中,自主自立、公正公平、互利互惠、诚实守信、敢于创新是市场主体必备的伦理道德素养。 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市场经济市场交易“普遍可能和持续发展”的“内部性”因素,现代市场经济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内生变量”。诚信,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社会资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诚信却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究其根本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市场经济中“失信”行为的发生有其文化根源;其二,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即在市场经济中“失信”者得利,诚信者吃亏;其三,市场经济中“失信”行为的发生有其认识论根源。 我们必须从诚信的经济人格生成的基础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等方面来匡正市场主体行为,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其一,通过教育、舆论导向和申张诚信的社会法治环境来促使市场主体诚信意识的形成。其二,明晰政府的角色定位,防止政府的“越位”与“缺位”,并提升其自身的诚信度,为市场主体的诚信行为起个例示作用。其三,恢复市场主体独立的市场地位,利用利益诱导机制促使其选择诚信行为。其四,完善、强化经济伦理道德的制度化结构,即用正式的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从制度上限制、消解“失信”行为。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2.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4.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5.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6.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7.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8. 有限的环境抗争,X321
  9. 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建构研究,TU986
  10. 以写前活动提高英语“基础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G633.41
  11.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问题中的诚信建设研究,G647.5
  12. 学业诚信教育之检讨,G642.474
  13.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员工职业道德培养研究,D648.1
  15. 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G641
  16.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17. 学生课程意识研究,G423
  18. 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G633.6
  19. 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G633.55
  2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信客户维系挽留系统分析及应用,TP311.13
  21.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形式及功能价值探析,G12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