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形式及功能价值探析

作 者: 孙慧
导 师: 戚序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艺术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密三绝 传承人 保护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类号: G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国家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存亡的重要性而加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被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而成为热点话题。在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替代农耕文明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社会结构与环境改变的影响日渐加重,逐渐失去了其文化生态环境。其活态性、传承性与流变性决定了其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生活基础日益狭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安全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因此,党的十七大会议报告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形式与保护途径问题亦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倍受重视而成为国内外专家讨论的课题。本课题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高密三绝”为例,基于田野调查,就其生态及传承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重点关注传承的重要因素“传承人”的基础上分析其现有保护形式的价值及弊端,从而提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形式与开发性保护形式,双管齐下以达到理论与技艺的双程传承。笔者亦通过对高密地区博物馆建设现状与新产品开发活动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保护模式等方面的参考。而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将对高密地区的城市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文化优秀而种类繁多,其保护形式亦应多样性以实现文化的的多元共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下的经济体制,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单纯的用市场经济价值衡量,而更应突出其文化价值。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并不对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共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8
1 绪论  8-15
  1.1 课题研究背景  8-10
    1.1.1 课题研究国际背景  8
    1.1.2 课题研究国内背景  8-9
    1.1.3 文献述评  9-10
  1.2 研究内容  10-11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1.3.1 研究目的  11
    1.3.2 研究意义  11
  1.4 研究的重点及创新之处  11-12
    1.4.1 研究的重点  11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1-12
  1.5 研究路径及方法  12-15
    1.5.1 研究路径  12
    1.5.2 研究方法  12-15
2 “高密三绝”概述  15-20
  2.1 历史渊源  15-18
  2.2 审美特征  18-19
  2.3 文化意蕴与价值  19-20
3 市场经济下“高密三绝”传承现状调查分析  20-23
  3.1 我国市场经济  20
  3.2 传承人群体现状调查分析  20-22
  3.3 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22-23
4 “高密三绝”保护形式及其功能价值探析  23-43
  4.1 “高密三绝”现行保护形式分析  23-25
    4.1.1 现行保护形式  23-24
    4.1.2 现行保护形式的功能价值  24-25
    4.1.3 现行保护形式中的不足之处  25
  4.2 建立博物馆化保护形式  25-36
    4.2.1 建立博物馆化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25-28
    4.2.2 博物馆化保护形式的功能与价值  28-30
    4.2.3 博物馆化保护的发展优势  30-31
    4.2.4 高密地区博物馆建设的问题  31-34
    4.2.5 对高密地区博物馆建设的建议  34-36
  4.3 实施开发性保护形式  36-43
    4.3.1 开发新产品与新型包装  37-38
    4.3.2 运用新型载体  38-40
    4.3.3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40-41
    4.3.4 注册商标以维护传承人合法权益  41-42
    4.3.5 开发性保护形式的功能价值  42-43
5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保护工作的思考及后续研究建议  43-47
  5.1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保护工作的思考  43-45
    5.1.1 更新保护理念  43-44
    5.1.2 正视传承人与设计师的关系  44-45
    5.1.3 注重民族性在开发中的体现  45
    5.1.4 发展经济与传承文化双赢共生  45
  5.2 “高密三绝”保护的后续研究空间  45-47
致谢  47-48
参考文献  48-50
附录  50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2.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3.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4.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5.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6.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7.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员工职业道德培养研究,D648.1
  9. 农耕体育文化传承的变迁与当代危机,G807.4
  10. 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G852.9
  11.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G122
  12. 山西省文水县“文水鈲子”的民俗主体与民俗传承调查研究,K892.4
  13. 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状与前景刍议,J212
  14. 装饰绘画的传统情节,J219
  15. 威风锣鼓及其民俗学考察,J632.5
  16. “中小学京剧进课堂”实施的现状与对策,G633.951
  17. 流传于西北的八极小架挖掘整理及多媒体视频教材研究,G852
  18. 记忆与口述:山东鄄城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探究,J314.9
  19. 中路安徽庐剧的传承与生存现状,J825
  20. 湘西土家族服饰艺术的研究,K892.23
  21.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