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

作 者: 赵倩
导 师: 陈国鹏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大专生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归因风格 应对方式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0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应对作为压力和健康的中介因素,对个体身心健康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Coyne等(1991)认为,青少年如何应对压力,对他们的适应、健康和发展比压力本身的意义更重要。大专生这一特殊群体位于高等教育的底层,在学习、生活、就业各方面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所以,关注大专生压力应对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干预,对于大专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综观以往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从应对资源的各个方面探索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把几种应对资源联系起来考察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的研究尤为缺乏。本研究选取大专生为研究对象,从应对的环境资源和心理资源出发探讨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打破了以往研究仅从单一应对资源的某个方面探讨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的局限。这不但符合个体客观实际,有助于探讨各种应对资源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而且丰富了压力与应对的研究理论,有助于揭示压力应对的心理机制。本研究选取了500名郑州市的大专生为被试,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感量表》、《归因风格(MMCS)量表》、《应对方式问卷》来考察大专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大专生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自责。其中使用最多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其次是求助,最不常用的应对方式是自责。(2)大专生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高考是否应届、是否班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大专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4)大专生的归因风格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5)大专生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6)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组的大专生在应对方式的六个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7)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组的大专生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存在显著差异。(8)大专生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并且对不同的应对方式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其中学业外归因是大专生应对方式尤为重要的预测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1. 问题提出  9-11
  1.1 研究背景  9
  1.2 研究意义  9-11
2. 文献综述  11-28
  2.1 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述评  11-16
  2.2 关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述评  16-20
  2.3 关于归因风格的研究述评  20-22
  2.4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述评  22-27
  2.5 以往研究评价  27-28
3. 研究设计  28-30
  3.1 研究假设  28
  3.2 研究对象  28-29
  3.3 研究工具  29-30
  3.4 研究程序  30
  3.5 数据管理和分析  30
4. 研究结果  30-48
  4.1 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基本状况  30-35
  4.2 大专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状况  35
  4.3 大专生归因风格的基本状况  35-38
  4.4 大专生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  38-40
  4.5 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组的大专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检验  40-42
  4.6 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组的大专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检验  42-44
  4.7 大专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44-46
  4.8 大专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46-48
5. 讨论与分析  48-53
  5.1 大专生应对方式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48-49
  5.2 大专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49-50
  5.3 大专生归因风格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50
  5.4 大专生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50-51
  5.5 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  51-53
6. 结论与建议和局限  53-57
  6.1 结论  53-54
  6.2 建议  54-56
  6.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56-57
附录  57-61
参考文献  61-67
后记  67

相似论文

  1. 基督徒的社会支持:结构与测量,B84-05
  2.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3. 留守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B844.2
  4.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5.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效果的研究,R473.73
  6. 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B844.2
  7.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8. 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自我效能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B842.3
  9. 大学新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B844.2
  10.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G645.5
  11. 自我交通感及任务性质对学业拖延及自我设限关系的影响,B844.2
  12. 大学生自我宽恕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13. 团队内情绪智力、员工效能感和工作绩效的多水平研究,B849
  14. 幼儿气质与家长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G78
  15.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高职学生自评症状与总体幸福感中的调节/中介效应研究,B844.2
  16. 初中生乐观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B844.2
  17. 时间管理倾向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间的中介分析,B842.3
  18.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虚拟社区使用偏好的调节作用,B841
  19. 高中生身体锻炼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B844.2
  20.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初步研究,G633.91
  21. 求职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探析,G647.3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