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稗草病原菌的生物学评价和利用研究

作 者: 段桂芳
导 师: 余柳青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稗草 病原菌 生物学评价 诱变 原生质体融合 固体发酵
分类号: S4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稗草微生物防治环境相容性好,保护农田生态平衡,不易产生抗(耐)性杂草,是生产无公害水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目的是筛选一种微生物除稗剂潜力菌,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探索物理和化学诱变以及原生质体融合等育种技术在微生物除稗剂研究中的可行性,开辟微生物除稗剂研究开发的新途径,并对潜力菌的固体发酵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为该菌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基础。 论文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筛选获得具有很大开发应用前景的微生物除稗剂潜力菌——内脐蠕孢菌(Dm)菌;该菌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获得产孢量高的突变菌株;筛选到稗茎叶农业基础物质可以作为Dm菌固体发酵大量生产孢子的固体培养基。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从自然感病稗草标样上分离到4种稗草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简称Aa),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简称Cl), 内脐蠕孢菌(Drechslera monoceras,简称Dm)和突脐蠕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简称Em)。比较了4种菌的孢子产量,菌丝体产量,杀草活性及寄主选择性,C1菌产孢量高,但对水稻致病;Aa菌产孢量高,对水稻安全,但对稗草的致病力较低;Em菌产孢量低,引起玉米轻度感病和高梁感病,但杀草活性高;Dm菌产孢量高于Em菌,对稗草致病力强,对水稻安全,只引起高梁和大麦轻度感病,选择Dm菌为微生物除稗剂潜力菌。 Dm菌孢子在PDA平板上28℃恒温下很快萌发,培养66h后产生新的孢子。Dm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条件是:28℃,pH值为6~7,连续黑暗及氧气供应充足。 Dm菌经0.2mg/mlNTG诱变处理20min后,筛选获得突变菌株1262,其产孢量比出发菌株高出30%以上;1262菌株的孢子悬液经γ射线辐照(650Gy 57min)后,获得菌株FⅡ 116、FⅡ 121和FⅡ140,3菌株孢子产量均比1262菌株高出45%以上;1004菌株是Dm原始菌株经亚硝基胍(NTG)诱变获得的Tyr~-、His~-营养双缺陷型菌株。1004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是:孢子悬液在28~30℃120r/min振荡培养48h,收集菌丝,无菌研细,将菌丝段接种于新鲜液体培养基继续培养,收集菌龄42h的菌丝,以0.7mol/LKCl为渗透压稳定剂,加入2%溶壁酶和2%纤维素酶混合酶液(pH4.4~5.8)在30℃恒温水浴中处理4h左右,可以获得原 生质体 IXIO‘个hl以上,原生质体再生率为 0.15%。CI菌原生质体制 备的适宜条件是:抱子悬液在 28~30oC 120r/min振荡培养 24h,收集菌丝, 无菌研细,将菌丝段接种于新鲜液体培养基继续培养,收集茵龄 18h的 菌丝,以 0.7mol几 KCI为渗透压稳定剂,在 2%溶壁酶和 4%纤维素酶混 合酶液一~5.8)中 30oC酶解4巧,可以获得原生质体 1.7xlo勺ml, 原生质体再生率为0.76%;CI菌原生质体在60℃灭活6min后,与等量 1004菌株原生质体充分混合,力人30%P*G(含0.01*。1/C。CLpHS刀) 促融合,结果未能获得融合子。 筛选到价格低廉的稗茎叶可作为Din菌固体发酵大量抱子生产的良 好农业基础物质;高浓度抱子悬液接种法能产生较多抱子;稗茎叶培养 基水分含量80一卯%适合于大量产抱。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目录  8-11
第1章 文献综述  11-23
  1 杂草生物防治的概念及方法  11-12
    1.1 杂草生物防治的概念  11
    1.2 杂草生物防治的方法  11-12
  2 杂草微生物防治的研究  12-17
    2.1 利用微生物活体防治杂草  12-15
      2.1.1 传统式途径的研究  12-13
      2.1.2 生物除草剂的研究  13-15
    2.2 利用微生物天然产物防治杂草的研究  15-17
  3 微生物除稗剂的研究  17-21
    3.1 国外稗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7-20
    3.2 国内稗草生物防治研究现状  20-21
  4 微生物除草剂商品化存在的问题  21
  5 展望  21-22
  6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2-23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3-30
  1 材料  23-24
    1.1 菌种  23
    1.2 培养基  23
    1.3 诱变剂  23
    1.4 脱壁酶  23
    1.5 渗透压稳定剂  23-24
    1.6 30%PEG(分子量6000)  24
  2 方法  24-30
    2.1 四菌生物学评价  24-25
      2.1.1 产孢量比较  24
      2.1.2 菌丝体产量比较  24
      2.1.3 杀草活性比较  24-25
      2.1.4 作物选择性比较  25
    2.2 潜力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5-26
      2.2.1 温度对Dm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5
      2.2.2 pH值对Dm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5
      2.2.3 光照对Dm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5
      2.2.4 氧气含量对Dm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5-26
    2.3 菌种改良  26-29
      2.3.1 亚硝基胍诱变  26-27
      2.3.2 ~(60)C_0-γ射线辐射诱变  27
      2.3.3 原生质体融合  27-29
    2.4 固体发酵工艺初探  29-30
      2.4.1 农业基础物质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29
      2.4.2 接种方法的影响  29
      2.4.3 水分含量的影响  29-30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0-49
  1 四菌生物学评价  30-34
    1.1 产孢量比较  30
    1.2 菌丝体产量比较  30
    1.3 杀草活性比较  30-33
      1.3.1 孢子杀草活性比较  30-31
      1.3.2 菌丝杀草活性  31-32
      1.3.3 发酵液杀草活性  32-33
    1.4 作物选择性比较  33-34
  2 Dm菌的生物学特性  34-38
    2.1 Dm菌培养性状及生长过程观察  34-35
    2.2 Dm菌在PDA上的径向生长曲线  35
    2.3 Dm菌在PDA斜面上的产孢速度  35-36
    2.4 温度对Dm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6
    2.5 pH值对Dm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6-37
    2.6 光照对Dm菌生长、产孢的影响  37-38
    2.7 氧气含量对Dm菌生长、产孢的影响  38
  3 菌种改良  38-46
    3.1 NTG诱变最适诱变剂量  38
    3.2 突变菌株的筛选结果  38-40
    3.3 γ射线(~(60)C_0)辐照诱变的突变菌株筛选结果  40-42
    3.4 原生质体制备  42-46
      3.4.1 菌龄的影响  42
      3.4.2 酶解时间的影响  42-43
      3.4.3 酶液浓度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43-44
      3.4.4 渗透压稳定剂的影响  44-45
      3.4.5 酶解温度的影响  45
      3.4.6 缓冲液PH值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45-46
    3.5 Cl菌株原生质体灭活时间确定  46
    3.6 原生质体的再生  46
    3.7 原生质体融合  46
  4 Dm固体发酵工艺初探  46-49
    4.1 农业基础物质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46-47
    4.2 接种方法的影响  47
    4.3 水份含量的影响  47-49
第4章 讨论  49-52
第5章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灰黄霉素产生菌FS80的诱变与选育研究,TQ927
  2. 粘质沙雷氏菌的原生质体诱变及几丁质酶的研究,TQ925
  3. 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的1,3-丙二醇高产菌株选育,TQ923
  4.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5.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漆酶基因的体外诱变及在毕赤酵母中表达,TQ925
  6.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7. 诱变选育棉籽粕高效脱毒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筛选研究,S816.6
  8. 两株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S482
  9. 果胶高效降解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生物特性及其生物脱胶应用研究,TS713
  10. 芝麻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种质抗枯萎病特性研究,S435.653
  11. 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S432.4
  12. 利用EMS诱变构建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库的初步研究,S565.4
  13. 黄霉菌素产生菌的诱变选育与发酵工艺的调控分析,TQ920.6
  14. 高浓度焦化有机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X172
  15. 阿维拉霉素生产菌诱变育种及发酵工艺优化,TQ927
  16. 那西肽产生菌的选育和发酵条件的研究,TQ936.16
  17. 固定化乳酸菌发酵产L-乳酸的研究与应用,TQ921.3
  18. 富硒酵母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研究,TS201.25
  19. 不同单因素条件下稗草生殖分配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研究,S451
  20. 普鲁兰糖高产菌株选育及培养基优化,TQ920
  21. 多拉菌素高产菌株氮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和发酵工艺研究,S859.7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有害植物及其清除 > 杂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