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胃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汪晓庆
导 师: 吴强;张诗武
学 校: 安徽医科大学
专 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胃腺癌 血管生成拟态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缺氧诱导因子-1α Ki67 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分类号: R73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肿瘤血管生成模式,其特点为管腔内没有血管内皮细胞衬覆,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形成管腔样结构,血液则在此种管腔中流动,从而使肿瘤细胞获得血液供应,满足其生长、侵袭和转移的需要。目前VM在部分高侵袭性恶性肿瘤中得以证实,如炎性乳腺癌、侵袭性卵巢癌、平滑肌肉瘤等,并有大量研究结果证实VM是某些高度恶性肿瘤组织内的一个功能性微循环,由于无内皮细胞屏障,肿瘤细胞与血液直接接触,故具有VM的恶性肿瘤临床特征为早期即发生广泛的血道转移,肿瘤患者预后较差。胃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为晚期,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显著的提高,局部复发与术后转移扩散仍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目前关于其血供途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诱导血管生成方面,有关胃腺癌中是否存在VM及其机制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通过对已有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回顾性研究,观察并证实胃腺癌组织中是否存在VM这一独特的肿瘤血液供应模式,分析VM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阐述VM的临床病理意义。并进一步检测胃腺癌组织中MMP-2、HIF-1α、Ki67的表达,初步探讨它们在胃腺癌VM形成中的作用。旨为研究胃腺癌VM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预测该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预测指标,以指导临床的治疗和预后。方法:1.收集安徽省立新安医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经手术切除的,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中-低分化胃腺癌121例。通过评定HE切片和CD34免疫组化和PAS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切片,观察并证实胃腺癌中是否存在VM,并阐述VM的临床病理意义。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腺癌组织中MMP-2、HIF-1α、Ki67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上述指标在VM阳性组和VM阴性组之间的表达率差异以及上述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它们在VM形成中的作用。结果:1.121例胃腺癌患者中有44例(36.36%)存在VM,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管腔样结构由肿瘤细胞围成,管腔内有红细胞存在,红细胞被肿瘤细胞包围,无内皮细胞的衬覆,管腔内不见坏死崩解的肿瘤细胞及炎细胞。CD34和PAS双重染色可见一层断续的或完整的PAS阳性物质围成基底膜样结构分开肿瘤细胞和红细胞,围成管腔的肿瘤细胞CD34染色均阴性,证实其不是内皮细胞。2. VM形成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低分化癌中呈片块状或条索状排列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但与患者性别、年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腺癌中MMP-2、HIF-1α、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8%、62.80%、76.03%, MMP-2的高表达率为66.94%。MMP-2的高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IF-1α的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胃腺癌中MMP-2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17,P<0.01)。且VM阳性组MMP-2的高表达率、HIF-1α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VM阴性组(P<0.05或P<0.01)。结论:1.胃腺癌中存在VM。VM是某些高侵袭性肿瘤的一种独特的血液供应模式,可以重塑肿瘤的微循环,从而使肿瘤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满足其生长、侵袭和转移的需要。2.在胃腺癌中,VM的形成与肿瘤的体积增大、分化程度降低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胃腺癌肿瘤组织VM阳性组MMP-2的高表达率、HIF-1α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VM阴性组,表明有VM的胃腺癌其肿瘤细胞有更高的增殖活性,HIF-1α可能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参与了VM的形成。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5-6
中文摘要  6-9
英文摘要  9-13
引言  13-17
材料与方法  17-21
结果  21-31
讨论  31-37
结论  37-38
小结  38-39
参考文献  39-45
简历  45-47
致谢  47-48
综述  48-58
  综述参考文献  55-58

相似论文

  1. HSV-2gD模拟抗原表位P6、HBsAg、IL18重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R392
  2.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S852.65
  3. 丙草胺和乙草胺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4
  4. 氯噻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3
  5. Kisspeptin/GPR54系统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蛋鸡生殖调控的研究,S831
  6. 固始鸡胚期消化管发育的研究,S831
  7.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新保护性抗原的鉴定,S855.11
  8. 禽流感H9N2灭活抗原饮水免疫对鸭消化道局部和全身免疫水平的影响,R392
  9.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R392
  10. 联合检测血清TPS,CEA,CYFRA21-1,NSE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734.2
  11. WWOX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R735.8
  12. MMP-9及P6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9.8
  13. hnRNP A2/B1及p21WAF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意义,R734.2
  14. 重组抗原pGEX-BSjGCP-BSj23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研究,S855.9
  15. 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制备及其蛋白质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S816.17
  16.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R445.1
  17.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actA/plcB双缺失突变株的构建,S852.61
  18. 常规化疗联合节拍化疗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R737.9
  19. 凋亡调控因子Survivin、XIAP以及c-Jun、NF-κB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737.31
  20. PTEN、Caspase-7在胃癌与癌前病变中表达及意义,R735.2
  21. 草鱼NCCRP-1和IL-10基因的克隆和表达,S917.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胃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