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少年同伴关系、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作 者: 胡义青
导 师: 花蓉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青少年 同伴关系 自我和谐 网络成瘾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2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考察青少年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并探讨青少年同伴关系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及有效预防、戒除青少年上网成瘾提供帮助。本文通过“网络成瘾问卷”、“同伴关系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65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施测,并探讨了以下问题:一、青少年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及特点;二、青少年同伴关系及自我和谐的现状与特点;三、同伴关系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四、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五、自我和谐与同伴关系的关系分析;六、同伴关系、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考察前两者对后者的影响力和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在有上网经历的417人中,经量表测试,确定为网络成瘾者和网络依赖者分别为25人和37人,分别占上网总人数的6.0%和8.9%。网络成瘾在性别、年龄(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在学校类型(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2、从总体上来说,青少年同伴关系和自我和谐水平较好。3、正常使用者与网络依赖者、网络成瘾者在同伴关系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4、正常使用者与网络依赖者、网络成瘾者在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自我的刻版性得分方面均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5、同伴关系得分与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和自我的刻板性得分均显著相关。自我和谐对同伴关系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6、经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同伴关系、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前两者对后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0
1 相关文献综述  10-25
  1.1 网络成瘾的文献综述  10-17
    1.1.1 网络成瘾的定义  10
    1.1.2 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10-13
    1.1.3 网络成瘾的原因  13-15
    1.1.4 国内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15-17
  1.2 同伴关系的文献综述  17-20
    1.2.1 同伴关系的含义及其作用  17-18
    1.2.2 同伴关系的理论发展  18-20
    1.2.3 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20
  1.3 自我和谐的文献综述  20-25
    1.3.1 自我和谐理论  20-23
    1.3.2 自我和谐的测量  23-24
    1.3.3 自我和谐的实证研究  24-25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5-28
  2.1 问题提出  25-26
  2.2 研究目的  26
  2.3 研究假设  26
  2.4 概念界定  26-28
3 实证研究  28-31
  3.1 研究工具  28-29
    3.1.1 网络成瘾问卷  28-29
    3.1.2 同伴关系问卷  29
    3.1.3 自我和谐量表  29
    3.1.4 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问卷  29
  3.2 研究对象  29-30
  3.3 研究步骤  30-31
4 研究结果  31-39
  4.1 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  31-33
  4.2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发展状况  33-34
  4.3 青少年自我和谐的发展特点  34-35
  4.4 青少年同伴关系、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相互关系  35-39
    4.4.1 同伴关系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35-36
    4.4.2 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36-37
    4.4.3 自我和谐与同伴关系的关系  37
    4.4.4 同伴关系、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37-39
5 分析与讨论  39-50
  5.1 调查基本情况  39-43
    5.1.1 青少年上网的基本情况  39-41
    5.1.2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  41-43
  5.2 青少年同伴关系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43-45
    5.2.1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发展状况  43-44
    5.2.2 青少年同伴关系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44-45
  5.3 青少年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45-48
    5.3.1 青少年自我和谐的发展状况  45-47
    5.3.2 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47-48
  5.4 自我和谐与同伴关系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48
  5.5 同伴关系、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48-50
6 总结  50-55
  6.1 本研究的结论  50-51
  6.2 本研究的创新  51
  6.3 本研究的局限  51
  6.4 展望  51-52
  6.5 思考及对策  52-55
参考文献  55-60
附录  60-64
后记  64-65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5

相似论文

  1.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2.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3.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4.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5. 我国大众传播中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现象分析,G80-05
  6.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7. 陕西省优秀青少年竞走运动员技术动作和训练现状的调查分析,G821
  8. 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结构、测量及特点研究,B841
  9. 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感觉寻求水平和事件相关电位CNV实验研究,R749.99
  10. 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B844.2
  11.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瘾的影响剖析与游戏治疗策略设计,D669.5
  12. 定向运动健身方案对青少年体质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G826-4
  13. 榆林地区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研究,G841
  14. 青少年性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G441
  15. 西安市青少年健身效果评价方法初探,G804.49
  16. 青少年行为智慧及其与社会智力的关系,B844.2
  17. 福利院学龄孤儿同伴关系的质性研究,B844.1
  18. 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育干预和探索,B844.2
  19. 青少年浪漫关系问卷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20. 家庭教养方式与医学生网络成瘾相关研究,G78
  21.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G84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