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

作 者: 郭广雷
导 师: 蒋云根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上海市社会组织 治理模式 社区治理
分类号: D6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1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进行,政府职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政府让渡了大量的执行性以及事务性的职能,为社会新的阶层、力量和各种组织的复兴、发育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上海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的改革一直走在国家的前列,社区公民结社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上海市社会组织在此环境影响下得到了迅猛发展,正在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治理是依托于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营利组织和居民等参与主体应对社区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社会组织是社区组织体系重要的组织细胞,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支撑体,它能以其独有的特质和优势参与社区治理,提供社区公共产品,承接大量由政府改革转移出来的职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正是以上海市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和现状的角度出发,在回顾了现阶段上海市社会组织发展进程后,具体分析上海市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的实践和作用。值得说明的是,在我国,由于特有的历史传统和特殊国情,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还很不完善,上海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虽走在全国前列,但也无法不受此影响,在自身发展上也不成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拟从我国和上海的实际出发,首先对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了概述,并对上海市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做了分析,包括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以及其在社区治理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上海市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作用发挥状况的分析研究,指出其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上海市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使上海市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此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进行探讨,综合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状况、参考国内学者对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此选题的实践意义及研究价值,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作以交代。同时对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等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首先对社会组织、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等基本概念进行总结,其次对社会组织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最后对社区治理模式演变的基本脉络和逻辑进行系统的探讨。第二章是对目前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将近些年来上海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的形式表达出来;其次具体分析上海市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然后对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社会组织参与式治理和罗山市民会馆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这两个个案进行分析,并对这种上海实践模式进行评价;最后指出目前上海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第三章主要探讨国外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与探索。笔者先通过资料的查询和总结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从国外众多国家和城市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纽约、新加波和东京,对这些城市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上海市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有所启示。第四章在充分研究上海市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的条件下,并在借鉴纽约、新加坡和东京治理模式的前提下,根据上海市社会组织及其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从构建三位一体的结构、加强对上海社会组织建设、建立对社会组织的枢纽式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水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一章 绪论  11-26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13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3-14
  四、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14-26
第二章 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  26-44
  一、上海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26-28
  二、上海市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28-31
  三、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个案分析  31-37
  四、上海市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7-41
  五、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1-44
第三章 国外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44-53
  一、国外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44-46
  二、国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实践模式  46-53
第四章 完善上海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  53-65
  一、建构“行政、自治、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治理结构  53-54
  二、增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54-56
  三、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枢纽式管理  56-58
  四、合理定位政府职能,构建互动合作的新型“政社关系”  58-62
  五、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水平  62-65
结语  65-66
附录  66-67
参考文献  67-72
后记  72-73

相似论文

  1.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2.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中的社区治理研究,C916
  3. 论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F270
  4. 论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与实现途径,D922.291.91
  5. 我国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C916
  6. “城中村”社区治理研究,C912.8
  7. 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C916
  8. 桂林丽君街道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考察及其问题研究,C916
  9.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问题研究,C916
  10. 北京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C916
  11.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C916
  12.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关系研究,C912.8
  13. 内蒙古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C916
  14.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问题初探,D922.291.91
  15. 城市社区治理的制度创新,C916
  16. 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对策研究,D669.3
  17. 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C916
  18.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C916
  19. 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治理模式:上海浦东川沙新镇社区委员会体制研究,C916
  20. 住宅区功能化与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研究,C916
  21. 长沙市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研究,C91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群众自治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