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DSP在贝体中的积累及其对P-糖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 者: 张剑军
导 师: 刘洁生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生物学
关键词: 腹泻性贝毒 利玛原甲藻 P-糖蛋白 翡翠贻贝 抗性机制
分类号: R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腹泻性贝毒(diarrhe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是一类常见的贝毒素,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在本国海域发现和检出本类毒素。人类误食被DSP污染的贝类食品后可引起腹泻性中毒,并可引致肿瘤。但贝类对DSP毒素并不敏感,可通过滤食产毒藻而积累DSP,表明贝体内存在某种特殊的耐受或抗性机制使得贝体自身不受DSP毒素的毒害。因此,研究DSP耐受和抗性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以利玛原甲藻作为DSP毒素的来源,以其为饵料,通过室内滤食实验,探讨了DSP毒素在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体内的分布、积累以及排出情况,考查了染毒过程中和毒素排出过程中贝体鳃组织中P-糖蛋白基因的表达状况,分析了DSP毒素对P-糖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糖蛋白在双壳贝类耐受DSP毒素中的机制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利玛原甲藻对翡翠贻贝的滤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利玛原甲藻的密度越高,其滤食率越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ose-responesrelationship),表明翡翠贻贝对利玛原甲藻的毒性相对比较敏感。毒素在翡翠贻贝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不同,其中鳃组织的含量最高,占毒素总含量的64.2%,是消化腺的2倍。毒素积累阶段,翡翠贻贝鳃组织中DSP毒素显著增加,于第3 d时达到最高,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停毒后贝组织中毒素含量显著下降,表明毒素可迅速排出体外。DSP毒素能明显上调翡翠贻贝鳃组织中P-糖蛋白基因的表达,且随毒素在组织中累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毒素累积的第3 d组织中毒素含量最高,同时P-糖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也达到最高。这些结果表明,翡翠贻贝对DSP比较敏感,并有一定的清除及耐受能力,P-糖蛋白可能在DSP毒素的耐受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9
第一章 绪论  9-27
  1.1 赤潮的危害  10-11
    1.1.1 對水產養殖業帶來危害  10
    1.1.2 對海洋環境之破壞  10
    1.1.3 對海洋旅遊業之影響  10-11
    1.1.4 對人體健康之危害  11
  1.2 赤潮毒素及其分类  11-13
    1.2.1 麻痹性貝毒(PSP)  12
    1.2.2 腹瀉性貝毒(DSP)  12
    1.2.3 神經性貝毒(NSP)  12-13
    1.2.4 記憶缺失性貝毒(ASP)  13
    1.2.5 西加魚毒(Cigutera Fish Poisoning,CFP)  13
  1.3 腹瀉性貝毒的研究进展  13-17
    1.3.1 腹泻性贝毒的来源  13-14
    1.3.2 利玛原甲藻  14-15
    1.3.3 腹瀉性貝毒(DSP)的結構与毒性  15-17
  1.4 双壳贝类的毒素抗性机制  17-19
    1.4.1 生物转化与代谢  17-18
    1.4.2 多生物异源物质抗性机理  18-19
    1.4.3 溶酶体耐受机理  19
  1.5 P-糖蛋白的研究现状  19-25
    1.5.1 P-糖蛋白的结构  20-21
    1.5.2 P-糖蛋白的转运机制  21-22
    1.5.3 p-gp编码基因——多药耐药基因1(mdrl)的检测方法  22-25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5
  1.7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性  25-27
第二章 腹泻性贝毒在翡翠贻贝中的分布、积累、排出及其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27-57
  2.1 材料与方法  27-30
    2.1.1 实验材料  27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7-28
    2.1.3 主要试剂  28-29
    2.1.4 常用试剂的配置  29-30
  2.2 实验方法  30-37
    2.2.1 贝类的驯养  30
    2.2.2 样品保存  30
    2.2.3 利玛原甲藻的批量培养、生长曲线的绘制  30-31
    2.2.4 利玛原甲藻中毒素的测定  31-32
    2.2.5 翡翠贻贝的培养  32-33
    2.2.6 利玛原甲藻对翡翠贻贝滤食率的影响  33-34
    2.2.7 毒素在翡翠贻贝体内的分布  34
    2.2.8 贝组织中的毒素的测定  34-35
    2.2.9 毒素在翡翠贻贝体内的积累与清除  35
    2.2.10 DSP染毒对P-糖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35-37
    2.2.11 数据处理  37
  2.3 实验结果  37-51
    2.3.1 盐度对翡翠贻贝存活率的影响  37-38
    2.3.2 养殖密度对翡翠贻贝存活的影响  38-39
    2.3.3 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曲线  39-40
    2.3.4 不同生长期玛原甲藻中毒素的含量  40-41
    2.3.5 利玛原甲藻对翡翠贻贝存活的影响  41-42
    2.3.6 利玛原甲藻对翡翠贻贝滤食率的影响  42-43
    2.3.7 毒素在翡翠贻贝体内的分布情况  43-44
    2.3.8 翡翠贻贝鳃组织对DSP的摄取和清除情况  44-45
    2.3.9 RNA提取、完整性的鉴定  45-46
    2.3.10 DSP对贝体鳃组织中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46-51
  2.4 讨论  51-56
    2.4.1 利玛原甲藻各生长时期的产毒量的变化  51-52
    2.4.2 翡翠贻贝的实验室培养条件  52-53
    2.4.3 利玛原甲藻对翡翠贻贝滤食率的影响  53-54
    2.4.4 贝体各组织器官对毒素的累积情况比较  54-55
    2.4.5 DSP毒素在翡翠贻贝体鳃中的累积与排出  55
    2.4.6 p-gp在毒素累积及清除阶段的表达量的变化  55-56
  2.5 结论  56-57
参考文献  57-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R285.5
  2. 天然冰片、合成冰片及薄荷脑对P-糖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285
  3.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LTR体外启动活性分析,S858.31
  4. 妊娠标记蛋白PAPPA,PLAC8和PAG mRNA在妊娠奶牛外周血浆中的丰度变化,S858.23
  5.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锌-α2-糖蛋白水平变化及与营养不良的关系分析,R692.5
  6. 顺铂对小鼠肺癌细胞中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R734.2
  7. 海藻色素糖蛋白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研究,R735.7
  8.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在人睾丸组织内的表达,R512.62
  9. 药用辅料对更昔洛韦肠道吸收影响的研究,R96
  10. 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的功能研究,R543.5
  11. 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耐药性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C3435T多态性的相关研究,R593.22
  12. 华中五味子对奥氮平在大鼠脑内药动学的影响,R285.5
  13. 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组分的性质,Q814.1
  14.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S852.65
  15. 结合珠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及其与奶牛乳腺炎的关系,S858.23
  16. 新型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发现及功能评价,R914
  17. 内质网居民糖蛋白KDELC1克隆表达及初步功能研究,R735.7
  18. P-gp、MRP1、GST-π在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作用研究,R737.33
  19. α_1-酸性糖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监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严重度评估中的意义,R576
  20. 曲霉和马尔尼菲氏青霉多糖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R446.5
  21. ASGPR介导的靶向siRNA抑制HBV的复制与表达,R34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卫生基础科学 > 卫生毒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