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研究

作 者: 王依静
导 师: 昝志宏
学 校: 山西财经大学
专 业: 财政学
关键词: 发展方式 财政政策 环保 技术创新 人力资源 结构调整
分类号: F81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这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九五”计划中就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中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刚经历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们更加清楚认识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报告中说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了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命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在对概念的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要素状况、技术进步与创新、体制和制度;并阐述了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理论。其次,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强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分依赖投资与出口的问题;这主要是由思想观念滞后、经济发展阶段约束、技术水平与人力资源素质低等造成的。再次,对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得出这些财政政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了当前财政政策主要存在的不足:一是环境保护的政策不足,二是缺乏促进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不合理,四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不充分,五是促进国内消费的政策不完善。最后,根据我国现状,对促进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这五个方面的财政政策分别提出了完善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1 导言  11-18
  1.1 选题背景  11-12
  1.2 文献回顾  12-16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13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16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6
    1.3.1 论文结构  16
    1.3.2 研究方法  16
  1.4 主要观点、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6-18
    1.4.1 主要观点  16-17
    1.4.2 创新点  17
    1.4.3 研究不足  17-18
2 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理论  18-27
  2.1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8
    2.1.1 经济发展的含义  18
    2.1.2 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  18
  2.2 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主要因素  18-21
    2.2.1 生产力发展水平  19
    2.2.2 生产要素状况  19-20
    2.2.3 技术进步与创新  20
    2.2.4 体制和制度  20-21
  2.3 财政政策介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21-27
    2.3.1 市场失灵理论  21
    2.3.2 凯恩斯主义  21-22
    2.3.3 财政政策乘数效应  22-23
    2.3.4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23-25
    2.3.5 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25-27
3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7-40
  3.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27-31
    3.1.1 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  27-28
    3.1.2 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  28-30
    3.1.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  30-31
  3.2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31-38
    3.2.1 资源的利用效率低  31-33
    3.2.2 污染排放强度高  33-35
    3.2.3 产业结构不合理  35-37
    3.2.4 过分依赖投资与出口  37-38
  3.3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8-40
    3.3.1 思想观念滞后  38
    3.3.2 经济发展阶段的原因  38
    3.3.3 技术水平低  38-39
    3.3.4 人力资源素质低  39
    3.3.5 经济体制的制约  39-40
4 近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分析  40-52
  4.1 财政政策状况  40-45
    4.1.1 保护环境的财政政策  40-41
    4.1.2 促进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  41-42
    4.1.3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财政政策  42-43
    4.1.4 优化产业结构的财政政策  43-44
    4.1.5 促进国内消费的财政政策  44-45
  4.2 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  45-49
    4.2.1 保护环境的政策效果  45-46
    4.2.2 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  46-47
    4.2.3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政策效果  47
    4.2.4 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  47
    4.2.5 促进国内消费的政策效果  47-49
  4.3 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  49-52
    4.3.1 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不足  49
    4.3.2 缺乏促进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  49-50
    4.3.3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不合理  50-51
    4.3.4 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不充分  51
    4.3.5 促进国内消费的政策有待完善  51-52
5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建议  52-59
  5.1 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建议  52-53
    5.1.1 把生态责任纳入政府的考评体系  52
    5.1.2 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定价制度和环保收费制度  52
    5.1.3 完善税收政策  52-53
    5.1.4 完善财政支出政策  53
  5.2 促进技术创新的财政建议  53-55
    5.2.1 加大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力度  53-54
    5.2.2 改革财政科技支出的管理体制  54
    5.2.3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促进科技创新  54
    5.2.4 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54-55
  5.3 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财政建议  55-56
    5.3.1 扩大公共教育支出  55
    5.3.2 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55
    5.3.3 完善教育财政法规  55-56
  5.4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建议  56-57
    5.4.1 优化财政对产业的支出结构  56
    5.4.2 合理利用财政补贴政策  56
    5.4.3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56-57
  5.5 促进国内消费的财政建议  57-59
    5.5.1 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57
    5.5.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7-58
    5.5.3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58
    5.5.4 完善促进消费的相关法律制度  58-59
结论  59-60
参考文献  60-62
致谢  62-6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63-64

相似论文

  1. 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G648.7
  2.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3.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4. NGO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922.68
  5. 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山东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442.6
  6.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导师制的对策研究,F276.44
  7.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F272
  8. YQ石化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F272.92
  9. 高校后勤实体的归属性及其人力资源配置研究,G647.4
  10.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研究,D630.3
  11.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G717
  12. 大连市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297
  13. 基于统一战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613
  14. 通榆县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分析,C964.2
  15.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G647
  16.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G717.2
  17. 山西交城红星化工有限公司人员流失状况调查研究,F426.7
  18. 保健品行业绩效管理的研究,F426.82
  19. 化工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426.7
  20. 基于Y学院的人事代理制度实施研究,G647.2
  21. 高校教师资源利用效率极其提高途径研究,G64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中国财政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