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LCIM的建筑业项目经理培养模式研究

作 者: 曹健鹏
导 师: 刘玲
学 校: 武汉科技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项目经理 培养模式 全寿命周期 霍尔理论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项目经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中坚力量,项目经理能力与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兴衰成败,建筑施工企业所拥有的高素质项目经理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培养项目经理对整个建筑行业和相关企业至关重要。建筑业项目经理的培养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由于项目经理成长的时间较长,如何在这漫长时间中对项目经理进行无间断的培养;其次,在项目经理培养过程中,参与组织众多,如何将这些组织进行分工,确定各自的工作界面,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再次,如何确定项目经理培养的总体目标以及如何对培养方法和培养流程进行优化。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对于项目经理培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项目经理培养现状中培养目标、方法和流程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全寿命集成管理和霍尔理论建立了项目经理全寿命周期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引入项目经理全寿命培养周期的观念,对项目经理的培养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使项目经理能无间断的培养,并建立了项目经理“终生学习、动态考核”的机制。通过运用霍尔理论,解决了培养过程中组织管理混乱的情况,利用工作任务分工表确定了各个组织的工作界面,有效避免了指令冲突和资源浪费;最后,从《项目管理规范》入手,通过分析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确立了基于胜任力的项目经理培养目标,并对培养流程和方法进行了优化。在对培养方法的优化中,着重阐述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的分工与协作,建立了项目经理培养效果动态监管机制。在对培养流程的优化中,增加了项目经理候选人选拔过程,并运用多层次灰色理论对企业选拔项目经理候选人的风险进行评价。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4
  1.1 研究背景和意见  8-9
    1.1.1 研究背景  8-9
    1.1.2 研究意义  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9-12
    1.2.1 国外研究  9-10
    1.2.2 国内研究  10-1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12-13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3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
  1.4 本文的创新点  13-14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14-17
  2.1 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理论  14-15
  2.2 霍尔理论  15-16
  2.3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理论  16-17
第三章 项目经理培养现状  17-27
  3.1 项目经理培养目标的不定性  17
  3.2 项目经理发展阶段论和现行项目经理培养流程  17-19
  3.3 现行项目经理培养流程缺陷分析  19-22
    3.3.1 制度缺陷  19-21
    3.3.2 环节缺陷  21-22
  3.4 项目经理培养方法  22-24
    3.4.1 学历教育  22-23
    3.4.2 继续教育  23-24
    3.4.3 在职教育  24
  3.5 项目经理培养方法缺陷分析  24-27
    3.5.1 分工与协作的缺陷  24-25
    3.5.2 教学方式的缺陷  25-27
第四章 项目经理全寿命周期培养模式的构建  27-35
  4.1 项目经理全寿命周期培养的阶段划分  27-29
  4.2 霍尔理论在项目经理培养中的运用  29-30
  4.3 基于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项目经理培养模式  30-35
    4.3.1 运行模式  30-32
    4.3.2 工作任务分工  32-33
    4.3.3 过程管理  33-35
第五章 项目经理全寿命周期培养模式的优化  35-58
  5.1 基于胜任力的项目经理培养目标的确定  35-47
    5.1.1 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权限  35-36
    5.1.2 项目经理胜任力  36-47
  5.2 对培养方法的优化  47-51
    5.2.1 三种培养方法的分工与创新  47-49
    5.2.2 建立培养效果动态监管机制  49-51
  5.3 对培养流程的优化  51-58
    5.3.1 完善建造师执业制度  51
    5.3.2 基于胜任力的项目经理选择  51-52
    5.3.3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的项目经理候选人选拔风险评价  52-58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58-59
参考文献  59-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科研论文  61-62
致谢  62-63
详细摘要  63-71

相似论文

  1.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务管理研究,G647
  3. 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问题研究,G643
  4. 中海油工程项目集成化系统管理研究,F426.22
  5. 完全学分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的研究,G642.0
  6.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试制度改革研究,G642.4
  7. 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G643
  8. 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712.0
  9. 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G643
  10. 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G643
  11. 供电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F406.7;F426.61
  12.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压器技改经济评估,F406.72;F224
  13. HG职业技术学院战略取向的研究,G719.2
  14. 企业新员工培训培养模式开发与研究,F426.31
  15. 建国以来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4
  16. 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82
  17. H公司的“精益生产”设计与实施研究,F426.4
  18. 高职高专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712
  19. 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培养模式研究,D262.3
  20. 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90-4
  21.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G64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