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灾区中学生人格特质、感知的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一项纵向研究

作 者: 邓清
导 师: 戴艳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灾区中学生 创伤后成长 人格特质 感知的社会支持 纵向研究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许多灾民无家可归、亲人死亡。然而灾难并非只给人类带来伤害,经历创伤的个体在跟灾难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也能获得积极的体验,产生正向的改变。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汶川县和茂县两地抽取6所中学的748名中学生,分别于2009年5月、10月和2010年5月对灾区中学生创伤后成长(PTG)、人格特质和感知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三次观测。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追踪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创伤后成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及人格特质、感知的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灾区中学生的PTG整体水平较高,但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PTG发展水平低于女生,初二学生的PTG水平低于初一、高一和高二。(2)随时间的推移,PTG的总体发展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下降幅度较上升幅度大,且不同个体的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异。(3)人格特质五维度与PTG均显著正相关。(4)人格特质对PTG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均有显著影响。人格五个维度的高分均能显著预测较高水平的PTG。其中,开放性对PTG的发展速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开放性的得分越高,个体的PTG下降速度越慢,而上升速度越快。(5)感知的社会支持五维度与PTG均显著正相关。(6)感知的社会支持对PTG有明显的影响,肯定价值对PTG的发展趋势有显著的动态预测作用,即个体PTG发展变化的曲线走向依据不同时间点上肯定价值的不同而不同。(7)感知的社会支持在人格特质与PTG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肯定价值在外向性—PTG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谨慎性—PTG、开放性—PTG关系中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1 研究背景  8-9
2 文献综述  9-30
  2.1 创伤后成长的研究综述  9-24
    2.1.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及内涵  9-11
    2.1.2 创伤后成长的理论模型与心理机制  11-14
    2.1.3 创伤后成长的测量  14-15
    2.1.4 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15-21
    2.1.5 创伤后成长与结果变量的关系  21-24
  2.2 人格的研究综述  24-27
    2.2.1 人格的概念  24
    2.2.2 大五人格模型与“小五”  24-25
    2.2.3 人格特质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25-27
  2.3 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  27-30
    2.3.1 社会支持的概念  27
    2.3.2 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模型  27-28
    2.3.3 社会支持在人格特质与结果变量之间的作用  28-30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30-32
  3.1 问题提出  30-31
  3.2 研究意义  31-32
4 研究设计  32-38
  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32
    4.1.1 创伤后成长  32
    4.1.2 人格  32
    4.1.3 感知的社会支持  32
  4.2 研究目的  32
  4.3 研究假设  32-33
  4.4 研究方法  33-38
    4.4.1 研究对象  33-35
    4.4.2 研究工具  35-36
    4.4.3 施测过程  36
    4.4.4 数据处理  36-38
5 研究结果  38-54
  5.1 灾区中学生PTG 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8-42
    5.1.1 PTG 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38-39
    5.1.2 PTG 的发展趋势  39-42
  5.2 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PTG 的关系  42-54
    5.2.1 人格特质与PTG 的关系  42-45
    5.2.2 社会支持与PTG 的关系  45-47
    5.2.3 社会支持在人格特质与PTG 之间的中介作用  47-54
6 讨论  54-61
  6.1 灾区中学生PTG 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4-56
    6.1.1 PTG 的现状  54-55
    6.1.2 PTG 的发展趋势  55-56
  6.2 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PTG 的关系  56-61
    6.2.1 人格特质与PTG 的关系  56-57
    6.2.2 社会支持与PTG 的关系  57-58
    6.2.3 社会支持在人格特质与PTG 之间的中介作用  58-61
7 研究结论  61-62
8 贡献及不足  62-63
参考文献  63-73
附录1 创伤后成长调查问卷  73-74
附录2 小五人格学生问卷  74-76
附录3 主观感知社会支持问卷  76-79
致谢  79

相似论文

  1. 中学生人格特质、知觉父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G631
  2. 合肥市母乳喂养婴儿0~12月龄体格发育的纵向随访研究,R174
  3. 基层公务员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630.3
  4. 人格特质、社群承诺和品牌认同的关系研究,F224
  5. 灼口综合征患者人格特质、疼痛及血清皮质醇的相关性研究,R781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压力感受及压力反应的纵向研究,R473.5
  7. 一线警察的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C912.6
  8. 基于多水平统计模型的气象数据研究,P468.0
  9.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症状困扰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R473.73
  10. 医学本科生人格特质与考研成败的关系研究,B844.2
  11. 合训学员陆军第一任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E251.3
  12. 课余体育锻炼缓解地震重灾区中学生焦虑与抑郁之研究,G807.4
  13. 女子柔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特点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G886.4
  14. 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647.38
  15. 人格特质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F274
  16. 攻击性管理行为与员工犬儒主义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F272.92
  17. 服装品牌终端店铺导购销售行为研究,F426.86
  18. 我军海军人员口腔健康现状及分析,R82
  19. 某军医大学教师人格特质、角色压力与教学督导效能关系的研究,R-4
  20. “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B844.2
  21. 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