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CLCF1表达的研究

作 者: 邱龙龙
导 师: 葛继荣
学 校: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骨伤科学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基因表达 肾阴虚证 CLCF1 RT-PCR
分类号: R27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课题应用RT-PCR技术检测POP肾阴虚证组、POP肾阳虚证组、POP其他肾虚证组、POP非肾虚证组及正常对照组CLCF1表达水平,通过比较各组间CLCF1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CLCF1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关联性,为后续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基因组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福州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试者,通过问卷调查、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ual energy X-ray bone mineral density testing DXA)及中医辨证分型,分为POP肾阴虚证组(32例)、POP肾阳虚证组(26例)、POP其他肾虚证组(43例)和POP非肾虚证组(30例),另外,选择健康绝经后妇女为正常组(30例)。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红细胞裂解,分离出静脉血中的白细胞,用Trizol一步法提取白细胞中的总RNA,检测RNA质量后,将样品RNA逆转录为cDNA。将各组的目的基因(CLCF1)和内参基因(GAPDH)进行RT-PCR反应,绘制梯度稀释DNA标准曲线,将每个样品的CLCF1的浓度除以GAPDH的浓度,即为此样品此基因的校正后的相对浓度。最后,SPSS统计,比较各组CLCF1表达水平。结果:各组的CLCF1校正后的相对浓度分别为:POP肾阴虚证组:0.0171±0.0109; POP肾阳虚证组:0.0867±0.2881;POP其他肾虚证组:0.1776±0.4895; POP无肾虚证组:0.0672±0.2539;正常对照组:0.1642±0.4290。POP肾阴虚证组与POP肾阳虚证组、POP其他肾虚证组、POP非肾虚证组相比,CLCF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P肾阴虚证组CLCF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POP肾阳虚证组与POP其他肾虚证组、POP非肾虚证组、正常对照组相比,CLCF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其他肾虚证组与POP非肾虚证组、正常对照组比较,CLCF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非肾虚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LCF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RT-PCR技术比较各组中CLCF1的表达情况,其中仅POP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LCF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其余各组间CLCF1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前期课题中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是基本吻合的。进一步证实: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与CLCF1表达存在相关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前言  10-17
材料与方法  17-24
  1. 实验材料  17-19
    1.1 实验试剂  17-18
    1.2 实验仪器  18
    1.3 实验对象  18-19
  2. 实验方法  19-23
    2.1 抽提白细胞  19-20
    2.2 抽提RNA  20
    2.3 RNA质量检测  20-21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23
  3. 统计方法  23-24
结果与分析  24-32
  1. 各组受试者年龄、月经初潮等统计量的比较  24
  2. 总RNA的提取结果  24-25
  3. 内参基因GAPDH的表达  25-27
  4. 目的基因CLCF1的表达  27-30
  5. 各组CLCF1表达的结果比较  30-32
讨论  32-36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肾虚的关系  32-33
  2. 骨质疏松症、证候和基因组学的关系  33
  3. CLCF1的相关分子学功能  33-34
  4. JAK-STAT信号通路及CLCF1下游基因CBP的分子学功能  34-35
  5. 不足和展望  35
  6. 结论  35-36
参考文献  36-39
附录  39-40
致谢  40-41
文献综述  41-46
  参考文献  44-46
作者简历  46

相似论文

  1.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2. BMP通路关键因子在人类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检测,R78
  3. 基于RNA测序技术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囊转录组及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Q786
  4.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5. 凡纳滨对虾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6. 昆虫OBP CSP和sid-1基因的预测及序列分析,Q78
  7.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8. N-氨甲酰谷氨酸合成及其生理功能研究,R914
  9.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10.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11. 鸡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及基因时空表达的研究,S831
  12.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13. 犬细小病毒2型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65
  14.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15. 小麦苗期磷胁迫诱导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S512.1
  16. 四川会理烤烟叶片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特性研究,S572
  17.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18.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19. 萝卜镉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S631.1
  20.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21.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骨伤科 > 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