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研究

作 者: 袁海瑛
导 师: 张意忠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师职业情感 培养
分类号: G65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职业充满热爱的情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因此,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职业情感固然可以在教师从教过程中得以培养与增强,然而,对教师的职前或预备培养其实同样重要。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通过调查,当前大部分的师范生不愿意从教,师范生严重缺乏教师职业情感,这将极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探讨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如何培养的问题。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论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原因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当前关于此课题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第二章: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概述。这部分对职业情感和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构成内涵以及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特殊性和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作用。第三章: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生成理论。本章叙述了与此课题密切相关的两个心理学理论:认知评价驱动说和身体行为驱动说,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认知评价驱动说和基于身体行为驱动说的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生成理论。第四章: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现状分析。本文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现状以及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途径和培养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当前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本章首先论述了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国外借鉴之处,然后结合基于认知评价驱动说的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生成理论和基于身体行为驱动说的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生成理论,针对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研究表明,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至影响师范生积极良好教师职业情感的形成,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基于师范生情感生成的基本理论,以及借鉴国外培养的有益经验,为当前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9
第一章 引论  9-17
  一、研究缘由  9-10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0-11
    (一) 研究目的  10
    (二) 研究意义  10-1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5
    (一) 国外相关研究  11-12
    (二) 国内相关研究  12-15
  四、研究方法  15-17
    (一) 文献法  15
    (二) 问卷调查法  15
    (三) 访谈法  15-16
    (四) 跨学科研究方法  16-17
第二章 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概述  17-28
  一、基本概念界定  17-19
    (一) 职业情感  17-18
    (二) 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  18-19
  二、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构成  19-23
    (一) 职业认同感  19-21
    (二) 敬业感  21-22
    (三) 爱生感  22-23
    (四) 乐业感  23
  三、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特殊性  23-25
    (一)长期性  24
    (二)系统性  24
    (三)渐进性  24-25
  四、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作用  25-28
    (一) 提高师范生作为“准教师”的全面素质  25-26
    (二) 提高师范院校的培养质量  26
    (三) 为社会储备优秀的教师资源,有利于教师的持续发展  26-28
第三章 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生成理论  28-33
  一、基于认知评价驱动说的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生成理论  28-30
    (一) 认知评价驱动说理论阐述  28-29
    (二) 基于认知评价驱动说的师范生职业情感生成理论阐述  29-30
  二、基于身体行为驱动说的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生成理论  30-33
    (一) 身体行为驱动说理论阐述  30-31
    (二) 基于身体行为驱动说的师范生职业情感生成理论阐述  31-33
第四章 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现状分析  33-48
  一、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问卷、访谈设计  33-34
    (一) 调查的目的  33
    (二) 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33-34
  二、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现状调查  34-43
    (一) 师范生职业情感内容的调查  35-36
    (二) 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途径的调查  36-40
    (三) 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效果的调查  40-43
  三、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48
    (一) 学校层面的分析  43-45
    (二) 师范生层面的分析  45-46
    (三) 社会层面的分析  46-48
第五章 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48-61
  一、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国外借鉴  48-51
    (一) 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的借鉴  48-49
    (二) 教育实践培养途径的借鉴  49-51
  二、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的建议  51-61
    (一) 学校方面的培养建议  51-55
    (二) 师范生方面的培养建议  55-57
    (三) 社会方面的培养建议  57-61
结束语  61-62
参考文献  62-67
附录一  67-68
附录二  68-71
致谢  71-7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72

相似论文

  1.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2.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G633.3
  4.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5.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6.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7.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8.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9.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10.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11. 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情感影响的研究,G633.41
  12. 光合微生物制氢菌种连续培养系统及其装置研究,TQ116.2
  13.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14.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15.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16. 豆梨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形成机制及其恢复技术研究,S661.2
  17.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18. 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研究,B844.2
  19. 我的讲台,我的歌,G652.4
  20. 发展服务外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探析,G647.38
  21. 光合产氢菌群的分离鉴定及其产氢特性分析,TQ116.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