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莱克多巴胺及磺胺二甲基嘧啶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作 者: 李学伍
导 师: 陈焕春;张改平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预防兽医学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 磺胺二甲基嘧啶 单克隆抗体 药物残留快速检测 试剂盒和试纸条
分类号: S85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6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莱克多巴胺属于β-受体激动剂家族苯乙胺类成员之一,此类化合物因其具有促进和提高动物生长效率而受关注,莱克多巴胺在增加猪日增重、提高胴体瘦肉率、增加饲料转化、降低脂肪的积聚、缩短饲养周期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效。莱克多巴胺常被猪场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莱克多巴胺的非法使用,导致了其在动物体内的蓄积性残留,引发人体的急性食物中毒。因此,我国及欧盟各国政府禁止进口含有Rac的肉品,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Rac作为促生长剂。为了控制和预防猪的某些疾病、促进猪的生长,磺胺二甲基嘧啶常常被添加在猪的饲料之中,磺胺二甲基嘧啶在饲喂动物的组织中具有蓄积作用,猪组织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残留,对消费者而言将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可引起过敏反应、干扰肠道菌群并诱生抗性菌群,从而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下降。磺胺二甲基嘧啶还是一种可疑的致癌物,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可以引起鼠的甲状腺瘤。FDA规定了磺胺二甲基嘧啶的休药期为15d,并设定了磺胺二甲基嘧啶在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ng/g。近年来,磺胺二甲基嘧啶及莱克多巴胺残留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以GC、MS、LC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检测Rac、SM2的确证方法,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但所需仪器设备昂贵、前处理繁琐、检测费时,要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目前急需简单快速、经济实惠、能够用于大批样品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研发敏感特异、简单快速、能用于日常监督和检测的可靠筛选方法。在该研究中重点集中于BSA-SM2、BSA-Rac的免疫原性的研究,建立了能够高效分泌SM2、Rac单抗的杂交瘤细胞9株,并制备生产了上述单抗。设计研发了SM2、Rac残留检测试剂盒4种、快速检测试纸条2种,产品性能通过了HPLC、GC-MS的确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分析Rac分子结构和免疫原性的基础上,利用化学修饰法将活性基团羧基引入Rac苯环上,应用混合酸酐法使引入的活性基团羧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上的氨基发生反应形成酰胺键,制备BSA-Rac结合抗原,用同样的方法制备OVA-Rac。用重氮化法将SM2偶联于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合成人工免疫原BSA-SM2和包被抗原OVA-SM2,通过红外(IR)、紫外(UV)、SDS-PAGE分析,证明药物与蛋白成功偶联,BSA-SM2、BSA-Rac分子结合比分别约为1:19和1:20;小鼠免疫实验证明,上述人工抗原能够诱导针对药物的特异性抗体。用BSA-SM2、BSA-Rac免疫Balb/c鼠5次,SM2、Rac抗体效价均达到了6.4×10~3,SM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51 ng/mL,Rac的IC50为7.11 ng/mL,经琼脂扩散、阻断ELISA、胶体金印迹实验鉴定,除磺胺甲基嘧啶与SM2抗体轻微交叉外,其它化合物与SM2抗体和Rac抗体均无交叉反应。以聚乙二醇(PEG1500)为融合剂,将免疫鼠脾细胞与NS0瘤细胞融合建立了杂交瘤细胞系,获得了稳定分泌抗SM2和Rac高亲和力、高敏感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9株。SM2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SM2H10,SM2E2,SM2A10和SM2G5,细胞上清效价为3.2×10~2-6.4×10~2,腹水效价为6.4×10~4-3.2×10~5,单抗亚型为IgG2a/κ,IgG1/λ,IgG1/κ,亲和常数(Ka)为3.71×10~8-2.21×10~9L/mol。Rac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RacB5,RacC3,RacE6,RacH1和RacF4,细胞上清效价为3.2×10~2-6.4×10~2,腹水效价为1.28×10~5-6.4×10~5,单抗亚型为IgG2a/κ,IgG2b/λ,IgG1/κ,IgG2a/λ,亲和常数(Ka)为5.46×10~8-3.43×10~9L/mol。研制出了SM2、Rac快速检测试剂盒A(SM2-Kit A,Rac-Kit A)和试剂盒B(SM2-Kit B,Rac-Kit B),试剂盒A的标准曲线呈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线性检测范围为1.0-128.0 ng/mL,检测限为1.0 ng/mL。SM2-KitA和Rac-Kit A饲料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4%、89.1%、猪尿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5%、91.8%;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SM2-KitA与磺胺甲基嘧啶的交叉反应率为2.75%,Rac-Kit A与其他化合物无交叉反。不同稀释基质对SM2-KitA和Rac-Kit A的检测结果没有影响;试剂盒在4℃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试剂盒B稍逊于试剂盒A,实验结果证明两者均可用于SM2、Rac残留的快速检测。利用胶体金标记技术,成功研制了SM2、Rac残留快速检测试纸,两种试纸的标准检测曲线呈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Rac-Strip、SM2-Strip机读检测限分别为0.154 ng/mL和0.165 ng/mL,目测检测限分别为2.0 ng/mL和3.0 ng/mL,SM2-Strip与磺胺甲基嘧啶有轻微交叉反应,Rac-Strip无交叉反应,检测试纸在4℃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HPLC确证实验表明,SM2-strip和HPLC之间的差异为1.3%-4.3%,SM2-kit和HPLC之间的差异为2.5%-4.6%;数据统计分析证明SM2-strip及SM2-kit和HPLC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GC-MS确证实验表明,Rac-strip和GC-MS的差异为1.0%-4.7%,Rac-kit和GC-MS的差异为1.1%-4.0%,数据统计分析证明Rac-strip、Rac-kit和GC-MS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SM2和Rac试剂盒和试纸条,具有特异敏感、简单快速、易于操作、经济实惠的特点,试剂盒检测需时40min,试纸条检测需时10min,结果可靠,可用于定性和半定量检测。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缩略语表  13-15
第一章 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15-32
  1.1 磺胺类药物的特性  15-19
    1.1.1 磺胺类药物的理化性质  15-16
    1.1.2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  16
    1.1.3 磺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理  16-17
    1.1.4 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17-18
    1.1.5 磺胺类药物的体内代谢特点  18-19
  1.2 磺胺类药物的应用及安全评价  19-22
    1.2.1 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19-20
    1.2.2 磺胺类药物对机体的危害  20-21
    1.2.3 磺胺类药物对环境的危害  21-22
  1.3 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及监控  22-32
    1.3.1 微生物学检测法  22-23
    1.3.2 理化检测方法  23-26
    1.3.3 免疫学检测方法  26-30
    1.3.4 兽药残留的监控  30-32
第二章 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32-45
  2.1 莱克多巴胺的特性  32-38
    2.1.1 莱克多巴胺的理化性质  32-33
    2.1.2 莱克多巴胺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33
    2.1.3 莱克多巴胺的构效关系  33-35
    2.1.4 莱克多巴胺的作用机理  35-36
    2.1.5 莱克多巴胺对机体组织的影响  36-37
    2.1.6 莱克多巴胺体内代谢过程  37-38
  2.2 莱克多巴胺的残留、使用及安全评价  38-41
    2.2.1 莱克多巴胺的代谢残留  38-39
    2.2.2 莱克多巴胺的使用  39-40
    2.2.3 莱克多巴胺对动物和人的毒性作用  40-41
  2.3 莱克多巴胺的残留检测  41-45
    2.3.1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41-42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42-43
    2.3.3 气质联用及液-质联用法  43
    2.3.4 免疫传感器法  43-44
    2.3.5 免疫金标试纸法  44-45
第三章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45-47
第四章 SM2和Rac人工抗原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47-64
  4.1 材料与方法  47-52
    4.1.1 材料  47-49
    4.1.2 方法  49-52
  4.2 结果与分析  52-60
    4.2.1 SM2和Rac人工抗原的鉴定  52-56
    4.2.2 SM2和Rac人工抗原免疫原性的鉴定  56-60
  4.3 讨论与小结  60-64
    4.3.1 关于人工完全抗原的设计  60-61
    4.3.2 关于人工完全抗原的制备方法  61-62
    4.3.3 关于人工抗原的免疫原性  62-63
    4.3.4 小结  63-64
第五章 SM2、Ra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64-91
  5.1 材料与方法  64-72
    5.1.1 材料  64-66
    5.1.2 方法  66-72
  5.2 结果与分析  72-87
    5.2.1 细胞融合小鼠的选择  72-78
    5.2.2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78-87
  5.3 讨论与小结  87-91
    5.3.1 关于小鼠免疫和血清抗体  87
    5.3.2 关于融合小鼠的选择方法及注意事项  87-88
    5.3.3 关于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方法  88
    5.3.4 关于mAbs亲和力常数的测定方法  88-89
    5.3.5 关于抗体胶金印迹试验  89-90
    5.3.6 小结  90-91
第六章 试剂盒的研制及SM2和Rac在猪尿中的排泄规律  91-122
  6.1 材料与方法  91-97
    6.1.1 材料  91-92
    6.1.2 方法  92-97
  6.2 结果与分析  97-115
    6.2.1 ELISA试剂盒A  97-105
    6.2.2 ELISA试剂盒B  105-113
    6.2.3 试剂盒A与试剂盒B性能的比较  113
    6.2.4 试剂盒测定SM2和Rac在猪尿液中的排泄规律  113-115
  6.3 讨论与小结  115-122
    6.3.1 小分子半抗原的免疫学分析  115-116
    6.3.2 小分子半抗原检测方法及原理  116-117
    6.3.3 指示系统的标记酶  117-118
    6.3.4 酶标记方法  118-119
    6.3.5 试剂盒A和试剂盒B的特点  119-120
    6.3.6 SM2和Rac的休药期  120
    6.3.7 小结  120-122
第七章 SM2和Rac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及对样品的测定  122-144
  7.1 材料与方法  122-128
    7.1.1 材料  122-123
    7.1.2 方法  123-128
  7.2 结果与分析  128-137
    7.2.1 胶体金颗粒大小及均一性鉴定  128-129
    7.2.2 mAbs最佳标记浓度的测定  129-130
    7.2.3 检测试纸的组装  130-131
    7.2.4 试纸机读检测方法的建立  131-134
    7.2.5 半定量目测检测方法及检测极限  134
    7.2.6 检测试纸的特异性  134-135
    7.2.7 检测试纸的重复性  135-136
    7.2.8 保存期检验  136
    7.2.9 试纸对样品的检测  136-137
  7.3 讨论与小结  137-144
    7.3.1 试纸的检测原理  137-140
    7.3.2 胶体金颗粒大小与标记的关系  140-141
    7.3.3 胶体金标记技术的优势  141
    7.3.4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141
    7.3.5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  141-142
    7.3.6 最佳标记蛋白浓度的测定  142
    7.3.7 NC膜的性能与检测结果  142
    7.3.8 检测试纸的特性  142-143
    7.3.9 小结  143-144
第八章 快速检测试纸和试剂盒与确证方法的比较  144-156
  8.1 材料与方法  144-147
    8.1.1 材料  144-145
    8.1.2 方法  145-147
  8.2 结果与分析  147-152
    8.2.1 试剂盒和试纸条与确证方法参数的比较  147-148
    8.2.2 SM2试剂盒和试纸条与确证方法的比较  148
    8.2.3 Rac试剂盒和试纸条与确证方法的比较  148-149
    8.2.4 GC-MS与SM2试剂盒和试纸条对猪尿液测定结果的比较  149-150
    8.2.5 GC-MS与Rac试剂盒和试纸条对猪尿液测定结果的比较  150-152
  8.3 讨论与小结  152-156
    8.3.1 SM2和Rac残留检测方法的要求  152
    8.3.2 SM2和Rac不同检测方法敏感性的比较  152-153
    8.3.3 SM2和Rac不同检测方法所需费用和时间的比较  153-155
    8.3.4 小结  155-156
研究结论  156-158
参考文献  158-178
致谢  178-179
附录  179-180

相似论文

  1.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2.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3.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4.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5.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表达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2.65
  7.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S852.65
  8. 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482.2
  9. 氯噻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3
  10. 华东地区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8.32
  11. 猪TNF-α单克隆抗体制备与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TNF-α变化规律研究,S858.28
  12.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A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5.3
  13.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rSjGST的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性鉴定,R392
  14. 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S859.84
  15. 人TLT-2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R392
  16. 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R392
  17. 鼠抗人PD-L1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R392
  18. 鼠抗人PD-L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人可溶性PD-L2ELISA试剂盒的研制,R392
  19.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R737.33
  20. 1.tmTNF-α通过TNFR2诱导凋亡的信号途径 2.抗体的制备及鉴定,R392
  21. 抗软骨藻酸单克隆抗体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组装,X83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基础科学 > 家畜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