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鄂豫皖苏区道路:一个民众动员的实践研究(1920-1932)

作 者: 黄文治
导 师: 萧功秦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 中共 知识分子 革命下乡 农民 民众动员
分类号: D2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鄂豫皖苏区革命最早是由革命知识分子引入的。这些回乡的革命知识分子普遍具有很强的道德理想主义追求,他们在城市接受新式教育,并触及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有一定能力去理解这一复杂意识形态。当他们因各种原因回乡进行乡村革命实践时,他们对乡村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这是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当他们通过传统“社会资本”及乡村“日常行为轨制”嵌入乡村时,他们就以农民所能理解的语言来宣传、解释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并捡拾中共乡村农运政策要点,成功地把农民整合起来,并将他们汇入中共革命的洪流中。毋庸讳言的是,在这个民众动员过程中,也泛起太多离散因素及难以解决的困境,面对这些离散因素及难以解决的困境,中共也进行了布尔什维克化纠错及重整,因此,具体到实实在在的民众动员实践形态,其革命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历了一个“扩散——凝聚型”试错过程。这种“扩散——凝聚型”试错,是一种目标导向渐逐明确的试错;是一种革命理想与现实行为规范不断调适的试错;是一种不断提升组织力、动员力、凝聚力及控制力的试错;是一种持续的理想消退而布尔什维克组织化原则逐渐增强的试错。应该说,这种试错,也解决问题,但标准不同,效果亦非,它不一定成功,有可能还造成更大的灾难,凸显了苏维埃革命实践的不可持续性。不管如何,这种“扩散——凝聚型”试错,最终目标肯定是为形成中共特有的军事全能主义体制,并通过这种体制夺取政权及权力,进而通过政权及权力的有效攫取,来最终实现革命的理想图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30
  一、开篇导言  10-13
  二、论文主题  13-17
  三、学术前史  17-25
  四、写作方法  25-30
第二章 革命播火:知识分子、城市串党及革命下乡  30-69
  一、观念变动与革命运动  30-33
  二、来自大别山区革命知识分子及其城市串党、串团  33-47
  三、读书不忘救国:弄潮儿城市弄潮及回流  47-55
  四、革命下乡  55-65
  五、小结  65-69
第三章 山区烽火:农民、共产党及地方性动员实践  69-112
  一、农运政策及其激进演化  69-75
  二、嵌入自主及仇恨的阶级化整合  75-92
  三、阶级仇恨扩大化及其暴动  92-100
  四、组织化动员  100-110
  五、小结  110-112
第四章 刀会叛乱:保土意识、阶级意识及革命动员  112-137
  一、皖西大刀会源流  112-115
  二、1924 年自发性叛乱钩沉  115-122
  三、国共分裂前:关注、争取领袖及工作中断  122-124
  四、国共分裂后:保土意识、阶级意识及分化瓦解  124-133
  五、小结  133-137
第五章 助手革命: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及阶级革命  137-159
  一、置入阶级观念: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转向  137-141
  二、“娜拉走后怎样”:鄂豫皖苏区一瞥  141-145
  三、革命动员、婚姻自由及阶级革命  145-157
  四、小结  157-159
第六章 零和博弈:联合富农、反富农及民众再动员  159-199
  一、富农的溯源、定量与定性  159-164
  二、早期联合、动员富农革命及同质互动  164-169
  三、立三时期民众再动员、反富农及富农异质应变  169-181
  四、张国焘大规模反富农、权威控制力升级及过度动员  181-195
  五、小结  195-199
第七章 结语  199-210
  一、动员进程  200-204
  二、动员类型  204-205
  三、革命畸变  205-207
  四、革命正义道德之消解  207-210
参考文献  210-232
  一、档案资料  210-213
  二、未刊档案  213-218
  三、地方县志  218-219
  四、文史资料  219-220
  五、杂忆文集  220-222
  六、中文专著  222-225
  七、中文论文  225-228
  八、外文著述  228
  九、翻译著述  228-231
  十、期刊报纸  231-232
后记  232-234
博士在读三年所发学术论文排录  234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新探,G521
  3.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4.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412.6
  5.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6. 从国家农民到社会农民的农民人权嬗变,A811
  7.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8.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9.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10.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D630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12.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3. 淮南市农民增收对策研究,F323.8
  14. 上海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15.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16. 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422.62
  17.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18.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19.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20.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21. 淮安市农民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72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