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

作 者: 苏岚
导 师: 寇长林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农民习惯施肥 养分管理 无机氮积累 小麦-玉米轮作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河南西平和浚县为试验地点,根据当地农民的施肥习惯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施肥试验,一种是不同施肥模式的养分管理模式试验,一种是根据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需求等确定氮素供应的目标值,结合土壤无机氮测试,来确定不同时期的氮肥用量的氮调控试验。养分管理模式试验通过三季的大田试验,氮调控试验通过两季的大田试验,探讨了施氮对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根层氮素变化及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试验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和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小麦季和玉米季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在两个地点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氮调控试验,充分证明了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需求等确定氮素供应的目标值,结合土壤无机氮测试,来确定不同时期的氮肥用量,可以达到土壤和肥料的氮素供应与作物氮素需求同步。2.氮素表观损失量与施肥量相关,氮素表观损失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从氮素表观损失量来看,养分管理模式试验的优化处理和氮调控试验的Opt.N*50%处理的施氮量可以维持土壤无机氮水平又不会引起氮素急剧损失。3.小麦氮素吸收有两个高峰,小麦季第一个吸氮高峰在越冬前,分别为2008-2009年小麦季西平点和2009-2010年小麦季西平点和浚县点,2008-2009年小麦季浚县点除外。小麦季第二个吸氮高峰在拔节期。玉米季的第一个吸收高峰在拔节期,玉米季度第二个吸收高峰在大喇叭口期。养分管理模式试验,从氮素吸收量来看,小麦季的高产高效处理有利于小麦植株的氮素吸收,玉米季度高产处理有利于植株的氮素吸收。氮调控试验,小麦季的Con.N处理有利于小麦植株的氮素吸收,玉米季度Opt.N*150%处理有利于植株的氮素吸收。4.从越冬到收获,随着小麦生育期的延伸,小麦干物质累积量不断增加,到收获期干物质累积量达到最大。不同时期,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干物质累积量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养分管理模式试验,高产高效处理的施氮量最利于作物对干物质的积累。氮调控试验,玉米季,Opt.N*150%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小麦季,Con.N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5.养分管理模式试验,作物产量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的过量施用不但不能增加作物的产量,反而降低了作物的产量。2008-2009年小麦季,两个试验点产量均为优化处理在各处理中产量最高。2009年玉米季,西平点,高产处理产量最高。浚县点,农民习惯处理产量最高。2009-2010年小麦季,两个试验点产量均为高产处理在各处理中产量最高。氮调控试验,2009年玉米季,西平点产量CK处理产量最高,浚县点Opt.N*150%处理产量最高。2009-2010年小麦季,西平点Con.N处理产量最高,浚县点Opt.N处理产量最高。

全文目录


目录  5-7摘要  7-81 文献综述  8-12  1.1 引言  8  1.2 施肥现状  8-9  1.3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因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主要问题  9-10    1.3.1 肥料利用率很低  9    1.3.2 土壤无机氮大量积累  9    1.3.3 氮素损失与环境污染  9-10  1.4 研究进展  10-11    1.4.1 实现了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10    1.4.2 节省了肥料用量、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10    1.4.3 降低肥料损失、保护生态环境  10-11    1.4.4 其他相关研究  11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2 材料与方法  12-17  2.1 试验地点与条件  12  2.2 试验方案  12-15    2.2.1 小麦-玉米高产体系的氮素调控研究  12-13    2.2.2 “4+X”共同试验方案  13-15  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15    2.3.1 群体调查  15    2.3.2 产量测定  15    2.3.3 干物质测定  15    2.3.4 土壤采集  15    2.3.5 植株采集  15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6    2.4.1 土壤无机氮的测定  15-16    2.4.2 土壤全量的测定  16    2.4.3 植株全量的测定  16  2.5 数据处理  16-173. 结果与分析  17-35  3.1 施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7-18    3.1.1 养分管理试验施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7    3.1.2 氮调控试验施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7-18  3.2 施氮对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18-22    3.2.1 养分管理试验对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18-21    3.2.2 氮调控试验对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21-22  3.3 施氮对作物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22-25    3.3.1 养分管理试验施氮对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吸收的影响  22-24    3.3.2 氮调控试验施氮对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吸收的影响  24-25  3.4 施氮对无机氮的影响  25-32    3.4.1 养分管理试验施氮对无机氮变化的影响  25-27    3.4.2 氮调控试验施氮对无机氮变化的影响  27-29    3.4.3 氮调控试验实际施肥量的计算  29-32  3.5 施氮对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  32-35    3.5.1 养分管理试验施氮对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  32-33    3.5.2 氮调控试验施氮对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  33-354、结论  35-365、讨论  36-37参考文献  37-40ABSTRACT  40-41

相似论文

  1. 太湖流域不同肥力土壤稻—麦轮作系统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S158.5
  2. 长期不同施肥和管理措施对塿土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S158.5
  3. 几种作物有机种植养分平衡模式的研究,S158
  4.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碳、氮代谢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S511
  5. 湖南水稻种植情况调查及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S511
  6. 褐土区乡镇级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研究,S158
  7. 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S513;S154
  8. 城郊集约化农牧生产体系养分流动特征及调控途径研究,S158
  9. 不同管理模式对中低产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S158
  10. 控释肥树脂残膜降解动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S154.3
  11. 滇池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分布及其循环研究,S181
  12. 城市边缘带土壤养分空间特征研究,S158
  13. 不同养分管理条件下紫色土氮素淋失研究,S153
  14. 关中农田氮肥利用及NO_3~--N淋移特点,S158.5
  15. 平谷桃园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S662.1
  16. 山西省典型农业生态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养分资源管理,S513
  17. 榨菜叶在土壤中的分解动态及其对水稻营养效应研究,S511
  18. 精准农业技术在香蕉园土壤养分管理上的应用初探,S668.1
  19. 基于Web的土壤养分管理与施肥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S126
  20. 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和土、水质量的影响研究,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