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作 者: 梁斌
导 师: 张秋林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问题研究 南京市
分类号: D41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化源于工业化,工业化伴随城市化,城市化导致大量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市民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城市化水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社会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使工业化和城市化脱节,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加快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农民工市民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总数庞大的国家,也是农民工人口数量巨大的国家,这种现实国情决定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前6个中央一号文件一样,都把主题锁定在“三农”问题。这表明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然而不同的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统筹城乡发展”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字眼,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所占比例高、数量大以及其自身特点决定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在整个农民工问题中的重要地位,他们的发展诉求将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要诉求,解决好他们的发展问题,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遏制城乡差距扩大、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在南京市从事14种职业的1000个农民工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调查范围分布在南京市全部11个区,调查内容涵盖了就业状况、收入状况、消费状况、居住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文化娱乐生活状况、留城意愿等八个方面。分析影响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的因素,包括体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提出促进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性建议及具体措施。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度大,工作不稳定,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大。与南京市在岗职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居住简陋,生活不便,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他们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严重缺失,工作生活没有保障。由于经济基础、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始终不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由于经济收入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之余生活单调枯燥,文化娱乐生活比较匮乏。上述情况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是游离于城市社会体系之外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却不能享受城市社会发展的成果,他们处于被城市社会边缘化的状态。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客观反映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存在的问题,促使政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农民工政策的研究和完善,在制订、实施城市发展规划时,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体系加以考虑,促进南京市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稳定、和谐地发展。
|
全文目录
摘要 6-8ABSTRACT 8-111. 导论 11-16 1.1. 问题的提出 11-12 1.2. 研究内容 12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5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5-16 1.4.1. 可能的创新 15 1.4.2. 存在的不足 15-162. 研究综述与相关概念 16-25 2.1. 研究综述 16-22 2.1.1. 国外研究 16-18 2.1.2. 国内研究 18-22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25 2.2.1. 城市化 22 2.2.2. 市民化 22 2.2.3. 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 22-23 2.2.4. 市民和农民工市民化 23-253. 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25-48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5-30 3.1.1. 数据来源 25-26 3.1.2. 性别分布 26 3.1.3. 年龄分布 26-27 3.1.4. 文化程度 27-28 3.1.5. 婚姻状况 28-29 3.1.6. 籍贯分布 29 3.1.7. 外出打工时间分布 29-30 3.2.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况 30-33 3.2.1. 居住状况 30-31 3.2.2. 消费状况 31-33 3.2.3. 文化娱乐 33 3.2.4. 子女教育 33 3.3.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状况 33-40 3.3.1. 就业方式和途径 34 3.3.2. 工作稳定性 34-35 3.3.3. 工作强度 35 3.3.4. 工作上不公平待遇 35-36 3.3.5. 职业培训 36-37 3.3.6. 收入状况 37-40 3.4.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 40-47 3.4.1. 劳动权益保障 40 3.4.2. 社会保障状况 40-43 3.4.3. 社会交往状况 43-45 3.4.4. 留城意愿 45-47 3.5 基本结论 47-48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分析 48-52 4.1. 分割的户籍制度与二元化城乡结构的影响 48 4.2. 过高的城市生存成本与不足的社会公共成本的制约 48-49 4.3. 子女教育问题成重大障碍 49 4.4. 社会保障的欠缺 49-50 4.5. 住房问题成主要障碍 50 4.6. 文化程度与职业技能影响收入提高,总体收入偏低 50 4.7.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 50-525. 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策 52-57 5.1. 逐步放开户籍限制 52 5.2. 改革就业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52 5.3.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52-53 5.4. 完善政策法规,破除观念障碍,提升农民工地位 53 5.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3-54 5.6. 兴建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以解决住房问题 54 5.7. 改变教育二元性,实现教育公平 54 5.8.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 54-55 5.9. 加快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55-576. 结束语 57-58参考文献 58-61附录 61-66致谢 66
|
相似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 南京市街道办事处改革趋势研究,D630
-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探讨,D630
-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G249.2
-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研究,G641
- 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经济问题研究,G649.2
- 老城区居民参与问题的研究,C916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研究,G623.24
-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研究,G633.6
- 南京市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807.4
- 信用卡诈骗犯罪相关问题研究,D924.3
- 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探析,C924.21
- 城市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研究,D412.6
- 渎职罪因果关系具体认定问题研究,D914
- 民营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276.5;D412.6
- 我国出入境管理法治化研究,D922.14
- 农村剩余劳动就业的新特点及深层微观原因,F249.2
- CALL在印尼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研究,H19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工人运动与组织 > 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 > 工会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