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抑郁症患者自尊与归因的研究

作 者: 黄欣
导 师: 张庆林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抑郁症 自尊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归因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9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抑郁症病因的心理学研究关注抑郁症病人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从自我图式和自尊两大素质着手。以往研究发现,抑郁者具有不同于正常人的消极自我图式。另外,低外显自尊与抑郁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内隐自尊的提出,研究者们把内隐自尊的研究范式引入到抑郁的研究中,结果发现抑郁症病人对自我的评价并不完全是消极的。本研究试图以抑郁症病人为被试,在验证前人研究中有关抑郁者与正常人的自尊特点以及其各自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诱导被试对消极事件的归因方式来影响其自尊水平,从而考察自尊与归因的关系。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研究一是对已有研究关于抑郁者与正常人自尊差别的重复验证。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是,本研究采用的不是抑郁倾向者,也不是治疗后的抑郁康复者,而以30例抑郁住院病人和30个正常人为被试,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测量其外显自尊,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其内隐自尊,旨在比较抑郁症患者外显自尊水平和内隐自尊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探讨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各自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的关系状况。研究二采用2(被试类型:抑郁/正常)X3(归因方式:失败内归因/失败外归因/无失败归因)两因素被试间设计。与研究一使用相同的被试,采用失败反馈任务,让被试完成一个高难度的字谜任务,随后给予失败反馈,并对被试进行不同类型的归因诱导。然后对被试进行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重复测量。以研究一所得的外显自尊值和内隐自尊值为协变量,对结果进行协方差分析,以考察归因诱导是否能影响被试的自尊水平。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抑郁症患者外显自尊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t=-15.104,p=0.000<.05)。(2)抑郁症患者内隐自尊水平与正常人没有显著差异,内隐自尊效应普遍存在(t=.844,p>0.05)。(3)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组合方式不同:抑郁组被试的内隐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外显自尊水平(t=.526,p=0.002<.05),正常组被试的外显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内隐自尊水平(t=-3.355,p=0.002<.05)。(4)失败任务中的归因诱导对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的自尊并未产生显著影响(F=.174,p=.840>.05)。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1 引言  8-17
  1.1 抑郁及抑郁症的界定  8-9
  1.2 抑郁的心理学研究  9-15
  1.3 问题提出  15-16
  1.4 本研究的意义  16-17
2 研究一 抑郁者自尊的研究  17-24
  2.1 研究目的  17
  2.2 研究方法  17-19
  2.3 结果分析  19-21
  2.4 讨论  21-24
3 研究二 不同类型的失败归因对抑郁者自尊的影响研究  24-28
  3.1 研究目的  24
  3.2 研究方法  24-25
  3.3 结果分析3.3.1外显自尊测量结果  25-26
  3.4 讨论  26-28
4 总讨论  28-30
5 总结及改进  30-31
  5.1 本研究的结论  30
  5.2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30-31
参考文献  31-35
附录  35-38
后记  38

相似论文

  1. 时间表达式识别与归一化研究,TP391.1
  2. HCV准种变异特性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初步研究,R392.1
  3.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4.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5. 不具备全局Lipschitz条件的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反周期解研究,TP183
  6. 中小学教师课堂印象管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应用,G632.4
  7.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8. 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的研究,R749.4
  9. 自尊类型、自我框架对风险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B849
  10. 惩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及心理干预策略探索,B844.2
  11. 中专生复原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实验,B844.2
  12. 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B844.1
  13. 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G633.96
  14. 自尊、攻击、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实验研究,G78
  15.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16.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虚拟社区使用偏好的调节作用,B841
  17. 逍遥散干预慢性温和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盲肠菌群及组织研究,R285.5
  18. 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度的定量估算与动态变化研究,TP79
  19. 替代责任探析,D923
  20. 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研究,D923
  21. 早期复苏阶段全身CT检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R6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