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磺胺喹噁啉抗体制备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作 者: 刘超
导 师: 刘一兵
学 校: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专 业: 核技术及应用
关键词: 磺胺喹噁啉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分析
分类号: R44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分别用碳二亚胺法和戊二醛一步法制备了磺胺喹噁啉(SQ)与卵清蛋白(OVA)、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联结物,以此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了兔抗SQ抗血清。其中1405#兔抗磺胺喹噁啉多克隆抗体亲和常数为1.22×10NL/mol,与其他八种磺胺类药物交叉反应率<0.17%。同时,以SQ-BSA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实验获得了三株分泌抗磺胺喹噁啉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SQl12A10,SQ26B7,SQ28H7。经鉴定,三株单抗与其他八种磺胺类药物交叉反应率<1×10-3%,其中SQ12A10单克隆抗体亲和常数为1.40×109L/mol,。利用多抗建立了酶联免疫分析方法以测定SQ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方法学鉴定结果表明灵敏度为0.2ng/mL,批内变异<10%,批间变异<15%,牛奶样品添加回收率在93.1%~106.7%之间:蜂蜜样品添加回收率在69.0%-103.5%之间;鸡肉样品添加回收率在40.0%~73.6%之间:鸡蛋样品添加回收率在50.0%-84.0%之间。稀释实验表明,测定值与稀释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7。37℃条件下药盒可放置6天以上,将不会影响检测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8
第一章 引言  8-17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13
    1.1.1 磺胺类药物概述  8-9
    1.1.2 兽药残留的原因及危害  9-11
    1.1.3 各国兽药残留标准  11
    1.1.4 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11-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4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4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原理  14-17
    1.3.1 磺胺喹噁啉抗体的研制  14-16
      1.3.1.1 多克隆抗体的研制  14-15
      1.3.1.2 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15-16
    1.3.2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16-17
第二章 抗磺胺喹噁抗体的制备  17-24
  2.1 仪器、材料和试剂  17
    2.1.1 主要仪器  17
    2.1.2 主要材料和试剂  17
  2.2 实验方法  17-19
    2.2.1 免疫原及包被原的制备  17-18
    2.2.3 兔抗SQ抗体的制备  18
    2.2.4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8-19
    2.2.5 抗体的提纯与鉴定  19
  2.3 实验结果  19-22
    2.3.1 免疫原及包被原的制备  19-21
    2.3.2 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21-22
    2.3.3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22
  2.4 讨论  22-24
    2.4.1 半抗原的联接方法及免疫原和包被原的选择  22-23
    2.4.2 关于SQ紫外吸收峰的漂移  23-24
第三章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24-42
  3.1 仪器、试剂和材料  24
    3.1.1 主要仪器  24
    3.1.2 主要材料和试剂  24
  3.2 实验方法  24-29
    3.2.1 标准品的配制  24-25
    3.2.2 包被浓度、抗体浓度的选择反应时间的选择  25
    3.2.3 酶联免疫分析步骤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25
    3.2.4 灵敏度实验  25
    3.2.5 精密度实验  25-26
    3.2.6 健全性实验  26
    3.2.7 回收实验  26-28
      3.2.7.1 牛奶的回收实验  26
      3.2.7.2 蜂蜜的回收实验  26-27
      3.2.7.3 肉样的回收实验  27
      3.2.7.4 鸡蛋的回收实验  27-28
    3.2.8 稳定性实验  28-29
      3.2.8.1 包被板稳定性实验  28
      3.2.8.2 标准品稳定性实验  28
      3.2.8.3 抗体稳定性实验  28
      3.2.8.4 二抗稳定性实验  28
      3.2.8.5 药盒综合稳定性实验  28-29
    3.2.9 真实阳性样品的获得  29
    3.2.10 方法学比较  29
  3.3 实验结果  29-40
    3.3.1 方法学优化实验结果  29-30
    3.3.2 方法学鉴定  30-40
  3.4 讨论  40-42
    3.4.1 关于包被原  40
    3.4.2 药盒测定范围的调整  40-41
    3.4.3 预处理方法的改进  41-42
第四章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2. 企鹅珍珠贝Cd-M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初步研制,X835
  3.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4.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5.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6.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7.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表达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2.65
  8.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S852.65
  9. 丙草胺和乙草胺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4
  10. 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482.2
  11. 氯噻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3
  12. 华东地区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8.32
  13. 猪流感病毒NS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NS、NP蛋白细胞定位研究,S858.28
  14. 猪TNF-α单克隆抗体制备与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TNF-α变化规律研究,S858.28
  15.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A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5.3
  16. 鸡RANKL活性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体制备,S831
  17. 虾蟹螺原体病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比较研究,S945
  18.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rSjGST的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性鉴定,R392
  19. 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S859.84
  20. 人TLT-2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R392
  21. 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R39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诊断学 > 实验室诊断 > 免疫学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