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中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能力的对比研究

作 者: 霍胜刚
导 师: 孙建华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 个人防守能力 对比研究
分类号: G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0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普遍强调攻守平衡。篮球运动的防守是由个人防守和集体防守所构成的,个人防守是集体防守的基础,运动员的个人防守能力是组织各种防守战术,制定防守策略的先决条件。综观当今篮坛,以对控制球权展开全方位的争夺,积极主动、破坏性、攻击性强的个人防守成为当今篮球防守最突出的特征,许多世界强队都将提高运动员的防守能力作为球队制胜的法宝。近年来,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世锦赛乃至亚洲比赛中屡屡受挫,现国际篮联的官方排名权为世界第13名,这与我国篮球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投入极不相衬。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男篮的防守问题,而中国男篮队员的个人防守能力是一个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国男篮竞技水平提高的重大障碍。本文正是基于中国男篮队员与世界强队队员在个人防守能力上存在的差距,通过专家调查(特尔菲法)制定了评价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在对现代篮球运动防守及个人防守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指标体系,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中国男篮及国外部分男篮强队队员在大赛中的临场个人防守表现进行录像统计分析,并对他们的个人防守能力进行防守有球队员能力、防守无球队员能力、抢防守篮板球能力和攻击性防守能力等四方面的对比分析,以期获得定量、定性的结果,揭示中国男篮队员个人防守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原因,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中国男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队员防守有球队员时,造成对手失误和对手犯规的能力与国外强队队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造成对手违例和抢打球能力上与国外强队队员有较大差距;中国的中锋队员防守投篮时盖帽能力较强,但整体不突出,且在盖帽时机选择上尚有不足;2.中国队员防守对手中远投篮的能力较差,对手中远投篮次数多,无封盖多;中国队员在防守对方篮下强攻的能力较强;中国队员防突破能力差;防守对手助攻的能力与国外强队队员相当;在防守有球队员犯规上,中国队员在犯规次数上与国外强队队员相当,但呈现出篮下犯规少,防突破犯规多,犯规时机不恰当等特点。3.中国队员断球能力差;中国队员外线参与夹击的次数少、质量低;中国队员补漏能力差。4.中国队员防守无球中锋篮下接球的能力强于国外强队队员;中国队员防守无球队员时出现的漏洞多;防守对手摆脱接球和对手空切篮下的能力比国外强队队员稍差;中国队员防守无球队员犯规少。5.中国队员抢防守篮板球的能力很强;但是,在争抢防守篮板球时,挡位意识和能力明显比国外强队队员差;中国队员限制对手外线冲抢能力很差,保护篮下不够;而且,限制对手直接补篮能力较差。6.中国队员整体的攻击性防守能力差,体现在:抢打断球能力、造对手违例和失误的能力与国外强队队员差异很大;中国队员外线参与夹击少,贴身紧逼少,防守控制面小。但是,中国队员的内线的攻击性防守能力较强,体现在:中国队员抢防守篮板球能力很强,中国队中锋队员的盖帽能力较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0
1 引言  10-12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防守技战术分析的相关研究状况  11-12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5
  2.1 研究对象  12
  2.2 研究方法  12-15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2
  3.1 现代篮球运动防守的发展史  15-16
  3.2 现代篮球运动个人防守的界定  16-17
  3.3 现代篮球运动防守战术运用的特点  17-18
  3.4 现代篮球运动个人防守的特征  18-19
  3.5 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活动系统结构和临场评价体系  19-22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22-40
  4.1 防守有球队员能力的对比分析  22-29
  4.2 防守无球队员能力的对比分析  29-34
  4.3 防守篮板球能力的对比分析  34-37
  4.4 攻击性防守能力的对比分析  37-40
5 结论与建议  40-42
  5.1 结论  40
  5.2 建议  40-42
参考文献  42-45
附录  45-52
致 谢  52

相似论文

  1.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2. 会话含义特征强化性的英汉对比研究,H313
  3. 中美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情态对比研究,H314
  4. 汉英常用贬义词对比研究,H313
  5. 汉英插入语对比研究,H314
  6.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H052
  7. 英汉双关修辞格对比浅析,H15
  8. 论标记视角下的风格传递-The Great Gatsby两种译本个案研究,H059
  9. 草型湖泊与藻型湖泊鲢、鳙渔产潜力及鳙肌肉品质研究,S931.1
  10. 理查·施特劳斯与古斯塔夫·马勒艺术歌曲对比初探,J605
  11. 汉越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比研究,H44
  12. 中美时尚杂志中化妆品广告语篇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H152
  13. 汉英语基本颜色词对比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195
  14. 杂志封面构图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H0
  15.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达斯坦”与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唱段与之对比研究,J607
  16. 目的论视角下的《尤利西斯》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H315.9
  17. 《阿Q正传》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与翻译策略,I046
  18.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对比研究,H136
  19. 中美首脑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对比研究,H315
  20. 英汉社论语篇评价资源对比分析,H319
  21. 对比语言学理论下的英汉姓名多维对比,H31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篮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