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傲慢与偏见》对话兼其汉语译文的情态系统分析:一项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

作 者: 周艳春
导 师: 刘世铸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情态 助动词 情态附加语 语气词 翻译 对话
分类号: I0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9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翻译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介乎独立学科和交叉学科之间。对翻译的研究,传统上是直观的、经验式的居多,二十世纪以来,人们更多的从科学的、特别是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和探讨翻译。二十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功能语言学派逐渐引起更多的翻译研究者的兴趣,因为这一理论更加重视语境、语用、会话含意、言外之意,而这些都与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直接相关。情态是人际意义中语气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表现语言人际功能的手段之一。它可以表达个人愿望、要求他人承担义务,是讲话者对自己所讲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作出的判断。Halliday认为情态主要是通过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成分、谓语的延伸式以及人际语法隐喻这四类形式来表达。本文拟以情态系统为理论框架,以《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及其译文为语料,首先对原文中的对话情态表达形式进行数据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原文和译文是否存在对等做进一步的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借鉴王鹏在其博士论文中定量和定性分析所遵循的步骤,首先对原文中的这四类情态表现形式、出现频率、分布及类型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归纳。在此基础上,就其原文和译文是否存在对等做进一步分析。分析涉及情态动词、情态附加语的类型(type)、取向(orientation)和归一性(polarity)。本文在以上框架中就对话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情态助动词和情态附加成分占原文情态表达总数的87.5%,译文中除了有助动词、情态附加成分表示情态外,还采用语气词(吗,啦,啊,呢,吧,等),以及用“了”“的”结尾来表示情态。分析发现原文与译文在情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对等及不对等,形式上的对等不是衡量忠实翻译的标准,如何再现原文人物语言的特征才是译文能否成功的关键。小说对话独特的文体特征决定了该文体人际意义的复杂性,如何再现原文人物语言的特征往往是能否在译文中成功再现原文人物形象的关键,因此借助情态系统的理论框架分析人物语言个性化,领会并掌握对话的人际意义,无论是对欣赏文学作品还是翻译小说作品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全文目录


Abstract (in English)  6-8
Abstract (in Chinese)  8-10
Introduction  10-13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3-20
  1.1 Function Grammar on Translation Studies  13-15
  1.2 Linguistic Studies on Modality  15-19
    1.2.1 The Notion of Modality  15-16
    1.2.2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dality  16-17
    1.2.3 Approaches to Modality  17
    1.2.4 Publications on Modality  17-19
  1.3 Summary  19-20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0-31
  2.1 Three Metafunctions  20-21
  2.2 Speech Roles  21-22
  2.3 Modality  22-25
    2.3.1 Types ofmodality  23
    2.3.2 Orientation of modality  23-24
    2.3.3 Polarity and values of modality  24-25
  2.4 Linguistic realizations of modality  25-31
    2.4.1 Modal Operators  26-27
    2.4.2 Modal Adjuncts  27-28
    2.4.3 Predicators  28-29
    2.4.4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29-31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39
  3.1 Operational Rules  31-34
    3.1.1 Judging Types of Modality  31-33
    3.1.2 Judging Orientation of Modality  33-34
    3.1.3 Judging Polarity of Modality  34
  3.2 Identifying Modal Expressions in ST  34-37
    3.2.1 Identifying Modal Operators  35
    3.2.2 Identifying Modal Adjuncts  35-36
    3.2.3 Identifying Predicators  36
    3.2.4 Identifying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36-37
  3.3 Identifying Corresponding Modal Expressions in TT  37-39
    3.3.1 Modal Operators  38
    3.3.2 Modal Adjuncts  38-39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9-60
  4.1 The Distribution of Modality in the ST  39-41
  4.2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41-58
    4.2.1 Modal Operators in the ST and the TT  42-51
      4.2.1.1 can and could  42-48
      4.2.1.2 may and might  48-51
    4.2.2 Modal Adjuncts in the ST and the TT  51-58
      4.2.2.1 Adjuncts of Probability  51-53
      4.2.2.2 Adjuncts of Usuality  53-55
      4.2.2.3 Adjuncts of Intensity  55-56
      4.2.2.4 Adjuncts of Obviousness  56-58
  4.3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58-60
Conclusion  60-62
Bibliography  62-65
Acknowledgments  65-66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6

相似论文

  1. 统计机器翻译中结构转换技术的研究,TP391.2
  2. 面向统计机器翻译的解码算法的研究,TP391.2
  3.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4.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5.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6. 鸡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及基因时空表达的研究,S831
  7.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8. 对话理论视域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G633.34
  9. 中学文言文古今转换与古今对话教学方式研究,G633.3
  10. 英汉翻译中逻辑问题的研究,B812
  11.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策略研究,G222.2
  12. 华蘅芳的科技观研究,N09
  13.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14. 藏汉思维方式与翻译研究,H214
  15. 西北民族大学蒙汉翻译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综述(1997-2009),H212
  16. 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1的环状区loop62在调控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Q75
  17. 蛋白质泛素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Q51
  18. 《唐诗宋词选读》对话教学策略探究,G633.3
  19. 商务应用文的汉藏翻译研究,H214
  20.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语气词比较研究,H146
  21. 中美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情态对比研究,H314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文学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