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豆和大米中9种除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作 者: 王和兴
导 师: 黎源倩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除草剂残留 固相萃取 大豆 大米 二苯醚类除草剂 磺酰脲类除草剂
分类号: R15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0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豆大米中9种除草剂的紫外检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9种除草剂分别是:甲磺隆、绿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吡嘧磺隆、三氟羧草醚、精恶唑禾草灵、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 方法:将样品磨碎过筛,用乙腈振荡提取,正己烷液-液萃取除去脂类杂质后,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0.001mol/LHCl-乙腈(7:3,V/V)淋洗杂质,乙腈洗脱待测物,浓缩定容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峰面积标准曲线法定量。对大豆和大米样品的提取条件和色谱柱选择、流动相组成及比例、pH值、流速以及柱温和紫外检测波长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和分析条件。本方法采用C18小柱进行固相萃取,用于分离的色谱柱为:phenomenex(USA),C18,5μm,250×4.6mm;流动相:乙腈-三乙胺盐酸溶液(pH3.0);流速:0.70ml/min;洗脱梯度:0~10.0min乙腈由55%线性上升至60%,10.0~20.0min线性上升至80%,并保持至分析周期结束;柱温:40℃;采用波长切换:0~13.0min为230nm,13.0min~31.0min为210nm。 结果:9种除草剂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9953~0.9997;

全文目录


一 中文摘要  5-7
二 英文摘要  7-9
三 前言  9-14
四 实验部分  14-19
  1 方法原理  14
  2 仪器和器材  14
  3 试剂  14-15
  4 操作步骤  15-19
五 结果与讨论  19-42
  1 色谱条件优化  19-31
  2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31-38
  3 方法性能指标  38-42
  4 样品测定  42
六 小结  42-43
七 参考文献  43-47
八 致谢  47-48
九 综述  48-72

相似论文

  1.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靶标的筛选,S435.651
  2. 几种天然产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评价和应用,R284.1
  3.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4.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5.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6. 大米蛋白酶解—接枝共聚综合改性技术的研究,TS201.2
  7.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8. 生长素对harpin蛋白激发HR的调控机制初步研究,S432.1
  9. 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X832
  10. 碳纳米材料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11.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12. 发芽大豆多肽富集工艺及富肽豆乳开发研究,TS214.2
  13.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TS214.2
  14.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15.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16.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17.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18.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籽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和驯化研究,S565.1
  19.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20. 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与筛豆龟蝽抗性的关联及基因定位,S565.1
  21.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S56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 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 > 食品卫生与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